14.墓的主人-第2/3页





        李岭南说:“你知道郭璞是什么人吗?”

        小金笑了笑,道:“我们多少都要了解一些的。郭璞是两晋相交时代的一位学者,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公元324年,他力阻驻守荆州的王敦谋逆,后来被杀,时年49岁。事后,郭璞被追赠为弘农太守。”

        李岭南点头,道:“不错,但是更关键的是,郭璞绝对是中国几千年来难得的一位风水奇才,当仁不让地被称为风水鼻祖。著名的《葬经》就是他的大作。”

        接着,李岭南为我们说了郭璞的一个传说:一个叫张澄的人准备葬父,郭璞替他占地说:葬在某处,年过半百,位至三司,而子孙不蕃。葬在另一处,年纪减半,位至卿校,而累世显贵。张澄听从他的话葬父,结果位至光禄,年64而亡,其子孙昌炎。

        我们又“哦”了一声,显然这些事情听上去不像空穴来风,但又好像令人半信半疑。

        李岭南环顾了一下四周,接着说:“郭璞是风水界的鼻祖,自然知道墓葬之道。你刚才说他在公元324年被王敦杀害,但是民间一直流传着多种版本,传说他并没有死,而是找了个替身,自己则跑到一个地方隐居起来了。而关于他死后的墓葬,更是多得没法数:我此前已经听说过两个了,一个在中国的西北,一个在东北,加上我们这个,已经有三个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也就是说,这个古墓是不是郭璞的墓,目前定论为时尚早。

        小包忽然说:“说不定这里就是那个真的古墓。”

        我一愣,问道:“为什么?”

        小包说:“你没听说,这里以前盗墓猖獗吗,如果不是真墓,他犯得着放那么多宝贝进去陪葬吗?”

        我点头,觉得他说得也有点道理。

        李岭南这回倒没有说话,因为我们目前还在墓的外围,根本就没有进入墓的里面,此时也无法判断。

        我们在石碑旁边站了一会儿,看看四周,实在找不到其他的出口和入口,也不知道柳絮此时已经走到哪里去了,会不会已经悄悄地走到出口,反而从来路上回去了?

        我这样想着,但是心里却越来越没谱,对她的担心便又加重了几分。

        此时,天空中乌云更加浓密,天色暗得可怕地快。

        “要下雨了。”小包仰望着天空,自言自语地说。

        “咚!”忽然传来了这么一声,我们五个人几乎同时听到了,瞬间全都紧张得跳了起来,扭头一看,什么也没有!

        再仔细一听,声音竟然来自这石碑的下面!“咚咚!”接连两声传了过来,我们一个个脸上的表情极其复杂:是谁?柳絮吗?

        我侧耳仔细听了一阵,感到好像有人在下面推什么东西,但推到一半,声音忽然又变得沉重起来,好像再也推不动了。

        黄棉喊道:“柳絮,是你吗?”

        下面的声音忽然停了,紧接着,柳絮的声音传了过来:“是我!我看到亮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