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春雨乍歇
三年后。
靖安七年,仲春二月。
一场春雨缠绵许久,淅淅沥沥,时起时停,伴着日夜呼啸的南风,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浸透翻新,晨间朦胧的日光一照,连巷子里的青砖都是鲜亮的。
一辆青篷马车穿过长安城的中心大道,缓缓向西山驶去。
马车内,一个妙龄女子掀开了纱帘的一角。她穿着月白长裙,外罩碧色夹袄,身披石青斗篷,眉清目秀,体态孱弱,目光沉静,眼底似有化不开的忧郁。
她原本姓乐,如今有了新的名字——乔嗣柔。
乔嗣柔掀着纱帘,怔怔地向外看去。
马车已经驶出内城好长一段距离了,窗外却还是熟悉的青瓦灰墙,路边的房屋一个接一个地挨着,其间夹着深深的巷子,住了许多人家。重重叠叠的青瓦之后是广阔的农田,农田间又夹杂了水塘与树林,更远的青山上郁郁葱葱,一眼望去,满是盎然的春意。
微风穿过这一角纱帘吹到她的脸上,带来一阵湿凉,鼻尖是清新的青草香。
这是春季的长安城,温暖而湿润,熟悉又陌生。
旁边慈眉善目的妇人伸手为她拉上滑落在肩的斗篷,见她看得出神,柔声问:“看见什么了?”
乔嗣柔松手,任纱帘从她指尖滑落,遮住了窗外高高矮矮的房屋和远处的青山。她转过身端正地坐好,双手拢着斗篷,轻声道:“和城中差不多,依然有许多人家,车马行人络绎不绝,长安竟这样繁华么?走了这样远,却还到处是烟火气,纵然是一国之都,也委实令人惊叹。”
乔夫人含笑解释道:“是也不是,这一路上的确兴旺,长安近郊却不总是如此,东西南北,仅城西略繁华些。”
“为何?”
乔夫人道:“不过是因为城西有座法光寺,香火颇盛,京中许多人家都常去上香,连带着这一路都繁荣昌盛。”
法光寺,正是她们要去的地方。
乔嗣柔刚回京的时候,便听乔夫人提起过这座大名鼎鼎的法光寺。据说法光寺所在的九华山原本只是个低矮偏僻的无名之山,数年前□□皇帝一声令下,这座小山包才被世人想起——山脚下围起青砖高墙,山腰上立起金身佛陀,短短几年光景,那个阴森荒芜的小山包便改头换面,一跃成为达官贵人最喜爱的拜佛踏青之地,连□□皇帝都曾亲临;接下来的几十年,法光寺占尽天时地利,渐渐成为长安城香火最盛的佛寺,至今,已然天下闻名。
乔夫人感慨道:“近几年法光寺更是风光,据说正殿里的金佛有求必应,求签问道也极准的,连陛下和太后娘娘都曾去过呢。”
乔嗣柔问:“母亲常去法光寺?”
乔夫人答道:“平日里因要照顾你祖母,我并不常出门,只偶尔与几个交好的夫人一同出去散散心罢了。”
“其中便有王三夫人吗?”
“是了,也曾和三夫人来过,只是她鲜少得闲,只与她来过一次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