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6章赛场下的战斗-第3/3页





        “还有你,首都训练基地的怎么了,国家队的女单二号三号都换了两批了吧?站住脚了吗?当初放话说一年就取代我们的豪言呢?实现了吗?一边儿去吧!”他们培养的女单那技术他都不稀得去说,提前转体、错刃、空摔就不说了,才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只是刚接触跳跃而已,二周还没搞明白呢就拼命的逼迫跳三周,这不胡闹吗。

        虞笙啊,哪怕是跟着老刘回去,那也比去首都被人糟蹋好!

        原来没被揭开还好,他们还能厚着脸皮吹,反正人被忽悠回去,到时候怎么做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吗,现在么,面对虞笙她们怀疑的视线,几个大老爷们儿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诶诶,我可没有啊,我就是来凑个人头而已。”张指导高声反对,“那我话都对着记者放出去了,到时候人问我,张指导您当初说要虞笙成为你的队员,请问您采取了什么行动了呢?哦,我总不能说我就说着玩的,根本就没有行动吧,那还不够丢人的。”

        虞笙“噗嗤”一声笑出来了,显然是被这番插科打混的话给逗乐了。

        她这一笑,房间里的气氛顿时就缓过来了。

        知道自己再在这里也不会改变结果以后,其他三人识趣的走人了,走在最后的张指导还回头朝着虞笙眨眼。

        现在我方是孤军奋战啊,陈教练看了一眼还盘腿坐在床上小姑娘,大大猫眼正好奇的打量着他,而原先还面带笑意的其他几人也收起了笑容,还正好是半包围结构。

        虞笙下床坐到陈教练对面的沙发上,正襟危坐,“你好,我叫虞笙,是一名花滑选手,今年11岁,我的目标是奥运冠军。”

        “你好,我叫陈新红,是一个花滑教练,今年43岁,我的目标是带出一个奥运冠军。”模仿着小姑娘的超级严肃的自我介绍,陈新红也整了整神色来了一遍自我介绍。

        托东北地区特殊教育的福,在场的众人不约而同选择了用俄语交流,而不是去听两个外国人怪里怪气不能入耳的普通话,叶莲娜还好说,叶夫根尼之前根本没想过来种花,怎么会去学有着“世上最难学”之称的中文。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以后,接下来的谈话就很顺畅了,以陈新红为主体的黑省教练组(其实就他一个),和俄系二人转(主要是叶莲娜)就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虞笙接下来的训练改进方向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

        双方充分的交换了意见,叶莲娜对于陈新红的继续建议三周跳并进行连跳教学的意见持保留态度,而陈新红也充分的尊重了叶夫根尼对于接下来开发虞笙所谓的艺术表现力的课程的想法,你来我往的一个小时候后,双方都承认了会谈是有益的,达成了唯一受伤成就的虞笙小朋友喜获三项新课程,可喜可贺。

        刘霜揉着笑到抽筋的肚子断断续续的跟只有中英双语成就的丁医生解释这一切。

        虞笙小朋友皱巴的小脸,气愤的看着已经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聊天的三个大人。

        都不是好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