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上山容易下山难



好不容易下了山,众人正兴高采烈地谈论着。

        突然,天空飘来几块乌云,天色一下就暗了,表弟大叫一声:“不好,要下雨了!”

        这仲夏的天气真是说变就变,大家都没带雨伞,这可怎么办?谁也不想变成落汤鸡呀。

        于是,一行人加快步伐,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奔跑在乡间的小路上。

        雨点越来越大,可是离车站还有一段距离,大家正一筹莫展。

        迎面跑过来一位农民伯伯,他扛着一把锄头,应该从地里赶回躲雨的。

        老伯伯看到这群在雨里奔跑的孩子,用力地招手喊着:“不跑了,到我家躲躲雨。”

        表弟也用乡音回答道:“谢谢伯伯!我们人多,把家里搞脏之,就不去了。”

        伯伯摆摆手,热情地说:“么事,么事,那有什么关系。这雨下这么大,么得半个钟头不得歇。我家就在前面,去家里坐会呗。”

        于是,一行七人跟在伯伯后面,像淋湿的小鸟找到了归巢,一窝蜂地涌进了家里。

        伯伯家里真是宽敞,上下两层楼洋房,平时就老夫妻两个人住。过年的时候,儿子、媳妇带着孙子回来住几天。

        婶婶一看他们淋湿了,忙递上两条雪白的干毛巾,又指着桌上的餐巾纸说:“那儿也有纸。你们随便坐,我去给你们泡点茶喝喝。”

        众人连忙摆手说不用,表妹拉着婶婶手说:“婶子,您让我们在家里躲雨,已经很感激了。不忙活了,一会雨小点,我们就走了。”

        伯伯在一旁乐呵呵地说:“快去把新扯的茶泡上来,让伢子们都尝尝。”

        盛情难却,大家都乖乖地坐下来了。一会儿,婶婶就把泡好的茶端上来了。

        伯伯兴奋地介绍着:“这是我自家茶山新扯的小花,你们尝尝。”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时称椒园茶,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名“桐城小花”。

        婶婶陆续端上了七杯茶,茶叶一片一片,形似兰花,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沉浮。

        辛晓云轻轻端起一杯,一股独特的清香扑鼻而来,细啜一口,顿觉幽香四溢、韵味无穷。

        “好香。我爸爸、妈妈也爱喝桐城小花。”辛晓云品尝了一口,连连发出真诚的赞叹。

        其他人也纷纷端起茶杯,细细品茶。

        茶如其名,形似兰花、香气鲜爽;人如其茶,朴素、温暖。听着他们爽朗的笑声,真好!

        伯伯一边品茶一边询问:“你们可听过黄梅戏?我老伴唱之不错,唱给你们听听!”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