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收漓江



  (感谢风中的鱼520的四张推荐票,谢谢!)

  从四月份到安陵,一转眼就到了盛夏,南方的气候与京师不同,到处青山绿水,亮丽的晃人。

  今日阳光和煦,微风徐徐,是个难得的踏青日子,但城南大营中却一片肃穆。

  因为今天,是他们誓师出征的日子。

  安陵军八千人,沧军三千人,澜军三千人排仗整齐的站在校阅场上,旗帜鲜明,旌旗蔽天。

  一万四千人,号称五万人,严承明挂帅,称应沧州刺史刘表之邀,要助其收复沧州。

  在宰杀猪羊,祭祀蚩尤旗后,严承明与林宇都上前去说了些出征前提升士气的话。

  林宇一身戎装,穿盔带甲,英气勃勃。

  他手上拿着由铁皮圈成的喇叭状扩音器,这是前几日他专门让工匠们打造的。

  这副打扮就让底下将士看起来有些怪异了,要不是军令禁喧,他们早就议论纷纷了。

  林宇倒是不怎么在意,一万多人啊,扯着嗓子喊实在太累了,后面的人还可能听不清楚,不如用用自己做的扩音器。

  效果十分不错,林宇自我感觉比光嘴喊好多了,下来的时候特地将扩音器递给了严承明。

  严承明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这玩意,还别说,效果真是不错。

  “天地鬼神在上,此战必胜!”

  “必胜!”

  “必胜!”

  “……”

  “全军听令,拔营!”

  全军正式开拔,按原有安排,井然有序的化为一支延绵不绝的队伍,直接到茂林官道深处才不见踪影。

  午后,这一万四千人才全数开拔完毕。

  佑平八年八月十四,安陵五万大军誓师伐沧,东进漓江。

  安陵大军连战连捷,声势滔天,二十天而下漓江全境,沧州震动!

  弥勒残军退守武安郡武安关。

  严承明捷报送来的时候林宇正在视察屯田流民。

  十几万流民,登记编册,每五十人被编为一屯,设屯长,十屯设一屯田员外郎,百屯设一屯田郎中,千屯设一屯田校尉。

  生活安定后鼓励婚娶,家中有一人参军则交赋减半,流民参军者待遇与其他将士相同。

  若家中有三人参军,免除军户身份,得良田十亩。

  待遇之好,甚至有人主动想要申请流民身份。

  因此所有流民也都对林宇感激涕零,能有饭吃,有地方住,他们已经很满足了,何况日子还有盼头。

  “捷报,捷报,太守大人,严大人发来捷报,我大军已攻陷漓江城了。”

  林宇在一屯户院子里吃着粗茶淡饭,裴裘松和屯户主人陪同在一起,一老远就看见姜辉急匆匆的赶来。

  “你们先吃着,我出去看看。”

  林宇起身给他们说了一句,出了院子。

  “大人,这是战报。”

  姜辉将一张纸递给林宇。

  “半月以来攻下漓江七城,严承明立下大功了。”

  林宇扫了一眼,也露出笑容。

  除漓江城遇到较强抵抗外,其余六城只能说是望风而降。

  “不过严大人说漓江十户六亡,道路上随处可见残肢剩体,根本没有多少百姓。可怜漓江百姓啊……”

  漓江郡各城多次被罗王所屠,百姓凋零也是在意料之中。

  “山野中肯定会有不少逃难者,得知官军不滥杀无辜后,肯定会有人愿意回去的。”

  裴裘松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林宇的身后,开口说道。

  姜辉望了他一眼,“确实,但即使如此,漓江郡的人口也是太少了。”

  “流民蜂拥而至后,姜大人只会嫌百姓数量太多。”

  裴裘松微微一笑。

  姜辉一愣,皱起眉头看向林宇,“大人是要继续放粮?下官必须要提醒大人,库中剩余粮食已经不多了,在漓江又得不到补充,放粮之事万万不行。”

  “姜大人觉得今年咱们能得多少粮食?”

  林宇眺望插满麦苗的田垄,问了他一句。

  姜辉沉吟一会,回答道,“……或许能有十万石?”

  “我去看了各处的田亩,至少会有二十万石。”林宇信心满满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