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3章
庞鸿羽并不知道自己的猜测不幸言中,他爹的确被打发回去领家法去了,因为他在国子监这么长时间,竟然都没发现国子监的舞弊糊弄行为,是大失职啊。
之前提到过国子监在前朝不上不下的局面,因此当时的国子监内的学生其实有不少是买进来混日子的。而新朝建立之后,国子监得到重视,但是里面原本的学子除了因为家庭原因被清算的之外,学籍都基本得到了保留。
皇帝也不打算为难这些学生,他们要是想读就继续在国子监读,不想的就自己走,他并不强迫。但是他还是为国子监设立了考核,并提高了国子监的入门、毕业以及清退门槛,毕竟他也不愿意在国子监养闲人啊。
但是没想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提高了要求不假,国子监内部却无师自通了舞弊行为。还不是一点点人的舞弊,而是大半个国子监的舞弊行为。
国子监如今的监生来源主要有:前朝遗留下的监生、各地推荐过来深造的监生、京中三品以上官员的孩子等。没有前朝最流行的捐监,因为皇帝明令不许了。
除了少数人被他们认为太过刚直被排除在外,其他人大到季考透露试卷,小到课业代写,都多多少少沾点边。而他的傻弟弟在国子监当了一年多博士了,竟然一点都没有发现,粗心大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皇帝还觉得搞这的主犯保密工作还做的真好啊。
主犯是个前朝遗留监生,熟悉国子监内的条条道道,熟悉前朝修道者们在国子监留下的一切小玩意儿。包括但不限于窥视试卷题目的圆光术、课桌上面传递消息的透影术、自动模仿笔迹的仿书笔等等,作弊工具和渠道可以说是一应俱全。感觉这根本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恐怕还得‘感谢’前朝监生们的‘遗泽’。
靳元凯因为开武科的事情心血来潮去国子监走走,结果发现这件事情的时候都快气笑了。但是他也懒得去把这些作弊手段一一翻出来了,就干脆把国子监的监生们都带到阳武院来考试,考试之前搜身,什么东西都不能带,他就不信这样他们还能作弊。
他原本去国子监是打算考察一下,武科到底是另外开一座学院呢,还是直接在国子监内开一科。毕竟国子监毕竟是最高学府,他既然有意设立一个和科举同层次的武举,那还是该让国子监做出表率的嘛。
但是没想到国子监给了他这么大的一个‘惊喜’,惊的他已经开始考虑清空国子监,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思安排算了。感觉比起在国子监现有的监生中甄别那些是没有参与过舞弊的,倒不如直接全都清退,重建国子监,清理掉里面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然后到时候再直接文武并行招生好了。
至于他那个一直都被瞒在鼓里的弟弟,他承认这些作弊手段因为使用的是灵力的关系很难发现,特别是自家弟弟一点修为都没有,完全没有修炼过,但是确定一个人的水平和答卷的差距有那么难吗?!啊!
他看到自己傻乎乎的,别人说什么他都信的侄子,就想起他同样傻乎乎的,几乎从来不怀疑别人,说服自己比谁都快的弟弟。弟弟明明怀疑过几次,但是又很快的被别人说服,导致弟弟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完全没有向他汇报过自己的怀疑。
庞鸿羽并不知道他二伯正在为他爹的轻信痛心疾首,他只是看了一圈,就将注意力重新投向了还站在顾嘉玉身边的姜勇和宁祁。他们向皇帝行过礼之后,因为没有被皇帝允许,所以现在只敢傻站在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