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四章 逼良为婿



此生为师终生为父!即为父,当以子而计。

金智善毕竟是女儿身,她需要一个可以能够信任与依靠的肩膀,而这幅肩膀必不能是李相赫。

原因无他,因为李相荣乃窃国、贼子。

二人贴身耳语的这一幕亦落入百姓眼中,一个是大堰的英雄,一个是他们的女帝。

在这些百姓眼中,方才二人之间的这一幕是何等的和谐,又是何等的般配。

身在大堰城中,他们这些百姓们岂能不知金智善与李相赫之间的过往,先帝在时,那时公主无忧无虑,乃先帝掌上之明珠,那时的南华公主是可以肆意妄为的,是可以当众追着李相赫而后向他说出那种此生为他不嫁的话的。

可是,此值此刻,早已今非昔比,李相荣乃窃国乱臣,无忧无虑的南华公主如今已经成了他们南荣的女帝。

方才二人耳鬓厮磨、亲密无间的那一幕在这些百姓看来便是天作之合。

纪寒便是上天许配给女帝的良婿。

百姓中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这窃窃私语亦在不断的发酵。

当金智善自纪寒唇边离开时,她虽面无波动,但却心潮澎湃。

原来王玉竟然立下了此等不世之功,而纪寒方才与她所言中亦说过,若她能善用此人,可保南荣五十年昌盛。

连纪寒都对这王玉有如此之高的评价,金智善当然信他。

至于为何要耳语告诉于她,纪寒亦在耳语中向她道明原因,这原因便是用人之道。

人之性亦变不亦改,王玉确实说服百姓们救了纪寒七人,此情纪寒铭记在心,心中亦是感动。

但在国事前,私情便要抛之于后,这王玉的身上还有诸多缺点,毕竟他自小便在宦官中长大,并不是个健全的人。

便算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好了。

方才的一阵耳语便是算作在王玉心头安上一座警钟吧。

因为王玉只知纪寒向金智善推荐了他,但却不知二人方才所言为何。

不动神色的转身看向王玉,在金智善看向他的那一刻,王玉亦是受宠若惊。

“方才纪大人已向本殿下言明你于大堰所立之功,纪大人不方便当众说出,是恐这大堰城中还有韩成珉余孽会对你不利。”

忽而听得金智善此话,王玉亦是连忙一脸感激的看向纪寒。

纪寒微微一笑,这个笑落入王玉心中如浴春风一般。

还是纪大人思虑周全!此刻王玉心中尽是对纪寒的感激。

金智善知道纪寒归心似箭,便亦不再挽留。

自衣袖中取出一纸绢帛,而后呈于纪寒面前。

“纪大人,这是本殿下于太武永止刀戈的合书,南荣皇玺加盖,还望纪大人回至绳州呈于太武陛下。”

纪寒一脸郑重的自金智善手中接过这纸绢帛,此绢帛在纪寒心中便有万千之重。

“好!本大人必会将此合书亲自交予我朝陛下手中。”

在向金智善说此话时,纪寒亦是郑重的向这位南荣女帝拜了一礼。

让开出路,金智善亲自相送纪寒众人。

只是这门外早已被百姓围的水泄不通,围的水泄不通不说,这些百姓竟然还未有要为纪寒让路的意思。

“英雄,您要走?”一位大堰百姓撞着胆子向纪寒问道。

听得这名百姓所问,纪寒亦是向他回道:“是啊。”

“你不能走!”在纪寒回这名百姓话时,人群中忽而想起一道声音。

这道声音不用去看,纪寒亦能听出这是何人的声音。

璎姑!

“师父?”金智善听得璎姑此话,亦是不觉皱眉。

难道说连她的师父亦要杀纪寒不成?

听得璎姑此话,纪寒的脸色亦是如阴雨一般。

他是知道璎姑用意的,用陆倩倩的生死逼迫他留在大堰,只这手段便让纪寒心生厌恶。

璎姑站在百姓中亦在看着站在门边的纪寒与陆倩倩。

四海皇之一的朴珏已是去通知于城外驻扎的蔡无琰,璎姑要做的便是拖住纪寒。

不择手段也好,无所不用其极也好,今日纪寒要么答应,要么便永远留在大堰。

“璎姑前辈,我们为何不能走?”纪寒看向站在百姓中的璎姑沉声问道。

“不是你们,而是你,他们可以走,但你不能?”

“师父,难道你也要与他们一般吗?”听得璎姑此话,金智善亦是掷声向她喝道。

“我是为了你,不论陛下今日如何看璎姑,璎姑都不会改变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