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回忆
除了明面上的工作以外, 最近,谢松原还在忙着一件事。
盛丽莎只知道谢松原给她注射的,是对方专门“研发”出来的药剂, 却不知道那注射剂并不是任何人为制造的药品, 而是直接从他的血液里分离提取出来的血清。
谢松原从昏迷中苏醒后, 李悠阻止了他想要开口的举动,让谢松原不要以身犯险, 起码隐瞒住上头, 包括斯芬克斯安插在基地中的眼睛。
于是谢松原开始背着众人私下实验。
虽然尚且摸不清原理, 但他的血清确实可以在变异个体上呈现出治愈作用。
如果说污染源的存在就像是催化剂, 那么他的血液则如同一种稳定器, 修复由过度的变异能量所带来的副作用。
谢松原把这个结果告诉给了李悠, 并表示“我观察了一下不同剂量对实验小鼠的影响, 事实上, 哪怕我的血清被稀释到极淡,也会保留相当一部分功效, 所以,我临时赶制出来了一批注射用的血清, 希望可以先给那些受污染最严重的患者使用。”
一般情况下来说,给病人注射没有经过临床试验的药物,需要病人签署同意书,具备知情权。
可谢松原的情况太独特,真要较真起来,这药物的来处和成分都很难解释。如果不是情况紧急, 他不会这么着急就让血清投入使用, 可除此之外, 也没有别的方法。
污染源在基地内待得越久, 辐射程度越深,一部分重症污染患者身上的溃烂一再扩大,如果再不加以干涉,恐怕距离死亡马上只有一步之遥。
李悠没有思考太久“这件事也交给我来办。我会和下面的研究员谈,你就当这批‘药’和你没有关系。”
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现实情况。血清和其他药物不一样,基本没有不可预知的毒性,李悠也看过谢松原的注射过程,可以确定血清没有不良副作用。
有他的出面,事情就变得顺利多了。
谢松原虽然身为a组的组长,在研究项目上的权力最大,但要论话语上的权威程度,还是年纪最大、有临床背景的李悠开口更令人信服——毕竟资历就摆在那里。
有他拍板把这批药剂紧急发放下去给病人注射,一般都不会有人质疑。
事实上,像那些如今已危在旦夕的重症感染患者们,每天都要往身体内输送大量的保命药物,早就已经习惯了没有止境的注射、抽血、输液,甚至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哪天多用了几种药、少打了几次针。
为了观察临床效果,谨慎起见,谢松原和李悠只指定了大概二十几名感染症状最严重的患者,让负责照顾他们的研究员定期为他们注射,并按时报告病人的身体状况。
现代科学发达,注射血清后的过敏反应基本都可以及时制止,而在目前这些接受实验的变异者里,似乎还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