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店铺-第2/5页





        温律年无奈:“是啊,我刚拿出钱,就被老陈赶了出来。”

        德德惊讶:“他都上街收废品了,为什么不肯接受资助?”

        温律年:“老陈说,他退伍的时候,部队发了很多慰问金,足够他看病吃药。现在,他每个月还能领补助。如果我再给他钱,就是看不起他。”

        老陈的原话是,当兵的,谁的津贴、奖金不是拼了老命挣出来的?大家都是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如果成了资助和被资助的关系,以后算怎么回事儿呢?

        “你这个老班长,脾气也太倔了吧!”德德这么说,心里却肃然起敬。

        温律年:“所以,比起提供帮助,我更想让老陈来‘帮忙’。”

        德德愣住,她大概懂了,温律年是想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毕竟,老陈们需要的不只是钱,还有做人的尊严。

        思考了一路,德德回到家里,就开始絮絮叨叨,给温律年上课。

        “我说,温律年,以后缝纫店开起来,你就是小老板了。开店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是什么?是人!货!场!你现在,人员和货品已经定下来,应该没啥大问题。但是‘场子’非常关键,千万不能马虎,更不能冲动!”

        德德继续道:“店铺的位置一定要选黄金地段,客流要大,门头要宽阔,周边最好有同类店铺,组成产业群。棉纺路这家店,看起来基本符合要求,房租肯定也高。不过,对方如果急着转让,你明天倒是可以多压压价……”

        别看德德也没开过店,但她平时喜欢逛街,尤其对棉纺路,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她买买买的时候,也常常听到店员们讨论业绩好坏,客流大小,淡季旺季什么的。

        连德德自己都没察觉,她就是个行走的调研问卷。她虽然没见过猪跑,但她吃过猪肉啊。

        德德:“还有啊,这门面房正对着十字路口,煞气肯定也重。最好请个懂行的人看看,在店里放个镇店之宝,用来辟邪生财。我看别人店铺,都摆着铜牛、貔貅……”

        这就越说越离谱了,温律年静静听着,没有言语,嘴角的弧度,倒是越来越大。

        他拆开烤鸭袋,和其它菜一一装盘。又切了新鲜的水果,摆在餐桌上。最后,他把卷好的烤鸭递给德德,“饿不饿,咱们先吃饭,吃完饭你再接着说?”

        德德怒了:“合着我刚刚说了一堆,你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温律年笑:“怎么会呢,咱家小老板娘说的话,我都记着呢。”

        德德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他话里的那个词。

        她脸红,“我是正二八经的工人阶级,我才不要当老板娘!倒是你,如果下海失败,就别再折腾这些有的没的,赶紧找个工作,进厂上班才是正经事。”

        温律年有些“挫败”:“德德,你好像对你的丈夫……不太有信心?”

        德德心说,她不是对他不太有信心,而是太没有信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