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太子武符
碧水烟云落,乾山风似刀。
王上俯称臣,太子死他乡。
宏康五年秋,南林国太子晴斩断仁宗皇帝赵朔所赐“共治安宁”之碑,以向东水国朝廷示威抗议。
闻讯,朝廷震怒,赵朔命兑泽、艮山、坎水三军于大西州集结,出发攻打南林。
兑泽军一路势如破竹,联合其他两军半年间连破数十城,直逼南林国首都高阬城下。
宏康六年夏,南季昭王迫于威压,无奈将太子晴交出,由庭军押送至昭平听候审判。
同年八月十八,太子晴被处以车裂之刑,南季昭王也在高阬签订“尊仁之约”。
至此,南林国彻底沦为东水王朝的附庸。
太子晴为人德仁兼并,心系黎民苍生,深受南林国百姓爱戴,所以在其国境内拥有众多支持者,其中不乏有许多坐落于南林国的武林门派。
临行前,太子晴曾立下一份遗书,虽不知其内容,但据说得此书信者,便可以借季晴之名号令拥戴他的各大江湖势力,因此季晴遗书又被称之为“太子武符”。
朝廷自然不会关心这种江湖武林之中的东西,任何江湖上的宗门势力面对东水国百万雄师之时都显得苍白无力。
因此,在太子晴死后,季晴遗书便流落至民间。
据传闻称,最后一次现世是在大西州境内,之后便再无音讯。
……
白琼羽对此事略有耳闻,这是不久前才发生的事情,他所闻并不详细,于是不解道:“这季晴遗书是什么?”
闻言,楚女与天门相视一眼。
在得到天门的肯定后,楚女缓缓说道:“季晴遗书,又称太子武符。得此书者便可以号令南林国境内几乎所有的江湖门派。若是这些门派能够联合起来,全都听令于一人,其实力便足以撼动秋山武林在江湖上的地位。”
所谓秋山武林,乃是坐落于大西州北部的一个大型习武者组织,也是当今江湖上公认的武林中心、江湖人士心中最具权威和公信力的非宗门势力,“武林盟主”便是出自其中。
秋山武林既不谋求江湖利益,亦不卷入门派纷争,仅做所有江湖人之间的中间人。
每三年一度举办的论道大会和一年一度的青年英雄会更是让无数大小门派之精英不远千里的赶赴大西州,共同争夺一个所有势力都认可的“天下第一”和“青年英杰”之称谓。
最为重要的是,能够进入秋山武林者,绝非等闲之辈。
这也就使得秋山武林能够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在某些邪门歪道想要挑战其不可撼动之地位时,将对方驱逐出武林,捍卫其权威。
因此,其影响力之大,可以谓之“江湖中的朝廷”。
白琼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不知道什么季晴遗书,你们来错地方了。”
他的确不知道此书的下落,更不曾想到这样一份能够引起武林之中腥风血雨的东西居然会落在这小小的镜湖岛上。
几人谈话间,又有一位银面具出现在屋内。
此人双手匿于斗篷内,手上空空如也,左肩上立着一只猫头鹰。
那人并未开口,反倒是那只猫头鹰忽然将头扭转一圈,竟说起人话来:“老夫已经将镜湖岛上翻了个编,的确没有此书。”
飞具阴狠道:“定是被那月半生给带走了!”
白琼羽闻言,有些紧张地将那封书信藏在身后,微微冒汗的小手将信纸捏得起皱。
他还没有弄清楚这些人跟上官上弦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但既然上官上弦没有交代过自己,那还是不要让对方知道为好。
只可惜,白琼羽这一切细微的表情变化和扭捏的动作全都被天门看在眼里。
天门忽然朝白琼羽大手一挥,一股雄浑的劲气突然自后而前袭来。
突如其来的推背感使得白琼羽来不及做出反应,惊诧之间,自己竟已经来到了天门身前。
天门道:“交出来。”
白琼羽还在犹豫,飞具却已然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他身后,一把将他手中的书信夺走,尖叫道:“我就知道是天宁郡!”
闻言,几人面面相觑,就连白琼羽也呆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