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五 在两张床中间-第4/10页
这5年谷杭不在奥尔良身边,心中却是不断地思念着奥尔良。大一那一年,其他银矿场主的儿子、女儿多次找谷杭的麻烦,想办法弄得她退学。谷杭手里的钱,那时候很快就用完了。还好国际金价比国际银价稳定得多,所以奥尔良手里的钱还是很多的。之后,面对其他矿二代的多轮攻势,谷杭毫无还手之力之时,都是奥尔良主动出击,帮了谷杭一把。那时候谷杭就是个学习成绩超棒的优等生,就常常和奥尔良在图书馆里有所接触,他俩也是在图书馆认识的。开始,谷杭只是觉得,自己和奥尔良学习都这么优秀,整天都泡在图书馆里,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后来,一天夜里,她独自一人时,看到桌上一本书,是奥尔良前几天曾经看过的一本。于是她就打开那本书慢慢看了起来。但是翻到任何一页,她看到的都不是书,而是奥尔良。奥尔良不需要是他的面容形成的图像,也不需要是一种通过某件特殊事件形成的媒介。不论是一段回忆,还是一个眼神,都是以一种持续的声音,从一页一页书中,从翻页的风儿里跳了出来。当第二天中午谷杭第一次坐在奥尔良对面与奥尔良共同进餐时,旁边其他矿二代们传来了鄙夷的聒噪。之后几个月,奥尔良慢慢开始在经济上帮助谷杭。但是闲言碎语反倒是成倍地增长起来。每天,谷杭从图书馆回到宿舍,躲避着每一双无法躲避的目光,被冠以各种不光彩的污名,她明白这种“正常”的“商业竞争”她已经承受不了了。但是至少她一想到奥尔良,脑子里就又回归到图书馆、高高的书架、长长的梯子、勤劳、智慧、求实、真理,这些都是很美的。奥尔良和她的图书馆约会继续。但是她最终还是被勒令退学。或许,如果自己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认输呢?是不是更好一些?谷杭带着这些想法,离开了学校的同时,似乎又有一丝丝解脱。
当然谷杭父亲的止损智慧救了她们一家人。而且到了欧洲大陆之后,到处都是赚钱的产业。谷杭一家人的生活还是不错的。于是她就想到了奥尔良。虽然奥尔良资助她的那些钱,她是一辈子都还不上了。但是还钱的态度还是应该有的,谷杭才不会这么轻易就接受奥尔良的施舍。每个月的工作结束之后,谷杭都会有大量的盈余。这些钱除了补贴家用之外,还有一大部分是寄给奥尔良的。奥尔良曾经写信阻止过她,毕竟那么大数额的钱,她的的确确是一辈子都还不完的。然而谷杭依然是每月寄钱,从不耽搁。而且还加了一封信。每次寄钱过去,谷杭都会附上一封长长的信。谷杭在心中,时而称奥尔良为自己的哥哥,时而称他为伙伴,时而称他为“我的恋人”(因为谷杭自己觉得太肉麻了所以又用一条条密密的横线划掉了(欲盖弥彰))。总之,每个月给奥尔良寄钱过去的时候,都会附上一封信。信里的内容是不固定的,天南海北,谷杭什么都愿意和奥尔良聊,什么都想跟奥尔良说。奥尔良也会回信。每次,谷杭的信有多长,奥尔良的信,也必定有多长。谷杭有的时候比较忙,写得比较少,但是奥尔良每次写信,都会写很多很多。谷杭在这个过程中,也慢慢明白了奥尔良对自己的心意。
于是她写的越来越多,他写的也越来越多。奥尔良总是跟随着谷杭,于是谷杭就叫他是自己的“跟班”。后来谷杭看到的世界也越来越大了。柏林、布鲁塞尔、巴黎、里昂、马赛。谷杭把自己眼中看到的,都写进了信里。奥尔良知道的也越来越多。欧拉、库尔曼,所有的知识都写在了信里,奥尔良知道,这些东西,才是谷杭最需要的。谷杭的字体很美,因为谷杭喜欢奥尔良呀。谷杭在写到“m”“o”“s”“r”“n”这种小小的字母的时候都非常得小心,尽量写得晶莹剔透一些,完全不会因为笔尖的粗细而受到影响,似乎天生谷杭就能漂亮地完成任何事——只要是能让谷杭心里开心的事,还有和亲人有关的事。在谷杭的心里,奥尔良就是亲人,所以给奥尔良写信,谷杭每次都高兴到不自禁地把一个个单词串成了一篇漂亮的艺术品。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了自己的家乡,英国和清国,谷杭每次提到这两个地方,都会把一切写得非常详细。于是奥尔良也就变得对清国越来越了解。他们俩彼此之间也越来越了解。比如说,奥尔良虽然在大学里待了6年,却依然在脑子里有一些陈旧的东西。奥尔良总是无法理解德国,也无法理解任何一个不允许女人继承财产的国度。奥尔良总是觉得长女继承财产再正常不过,对于他姐姐,奥尔良也十分支持,甚至觉得他姐姐理当继承整座金矿场。谷杭的灵魂,也是有另一面的。谷杭虽然这么努力地为家人赚钱,但是其实,谷杭平时,最渴望的就是懒洋洋的生活。在下班时间,比起去咖啡馆,谷杭更喜欢呆在家里呼呼大睡,或者是趴在窗户前看街景,其他什么都不干——那才是谷杭喜欢的生活。这些秘密,都只在信里被悄悄地书写。但是今晚,就不同了。今晚,暴雨如注,狂风不止,黑云重重,没有月光。蒸汽轮船很稳定,没什么颠簸。两人在一边黑暗之中,静静地、平缓地聊着。就这样,慢慢地度过,看不见的月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