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宴席



  酒席艳宴,举杯欢腾,言冰为了让诸位师兄师姐吃好喝好,特意选到了明月楼在通顺城的新店。

  一连包下了三间雅间,挑了最好的菜色,款待他们。

  而明月楼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的美酒,正是英贤院提供的佳酿,而几位好酒的工匠在言冰的点拨后,竟然还无师自通,在蒸馏酒中还加入了酒曲和香料,使得酒的口感和香气瞬间直追现代工艺。

  这也让明月楼的生意更上了一层楼,大厅和雅间中挤满了来此消费的富商。

  但二楼雅间中的喧嚣还是盖过了众人,引得一众的窸窣与议论,在得知楼上坐的正是当朝红人,开元公主后,几名富商甚至壮着胆子,举着酒杯登门拜访,只为一睹巾帼,哪怕是能混个脸熟也是好的……

  而本就心情大好的言冰也是来者不拒,举杯相饮,眼看着聚的人越来越多,掌柜的当即拍板,再开了一个雅间,专门供前来凑热闹的富商聚饮,然后自己也举着酒杯进到屋内,和这些南来北往的客商拉起了近乎……

  商者为利,先为人……

  大方举止,笑谈生……

  就这样,在言冰一次偶然的聚会中,无意间又促成了几十名外地豪商入驻通顺,而开元公主待人亲善,毫无官架的美名也在商界中快速流传,这一结果,也将会在不久的未来,为她下一步布局打开了一道方便之门,不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等到言冰和二十几位师兄,师姐都喝的东倒西歪,站不稳脚步了,众人才在掌柜和一群伙计的搀扶下回到了府门,各自休憩。

  时光荏苒……

  举寸为阴……

  只是一转眼,众人回到通顺城就已经过了一月有余,而彩衣与大师兄在与家人商议后,将婚礼定在了五月初六,三书六聘,三媒六礼,经过这一套一套的反复折腾,开元公主的大师兄近日成亲的消息也在通顺城内不胫而走。

  许多乡亲和富商也争相送来了礼品作为庆贺,其中饱含祝福的居多,曲意奉承的也有,但这都不是问题,纷纷来者不拒。

  而已然换上了“开元公主府”金字牌匾的大院,更是萦绕在一片欢天喜地的氛围中,每日不是忙着收礼,就是忙着宴请,好不热闹,片刻不得清闲。

  与此同时,英贤院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硕大的水车上,立起了一个个高耸的烟筒,原本露天的工坊,也都搭成了青砖黑瓦的厂房,近两个月的赶制和调试,由五台蒸汽机组成,分别完成捶炼,钻孔,打磨,传送,压模,的近代化流水线,终于完工,且运转正常。

  这一划时代的产物,将引领英贤院拓展开一片全新的工业领域,再也不受水位和节气的影响,制造效率也成几倍的增加,五名先拓者得到千两重赏的消息也在工匠中广为流传,无数年轻的工匠也因此涌入了机械学的课堂,并在公式和理论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而蒸汽时代的到来,也让一直奢望制造出制式子弹的言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如果利用蒸汽机,打造出一条专门为制式子弹而设计的流水线,那半自动步枪,甚至是自动式步枪也将为期不远!

  但那毕竟还只是设想,等到流水线完工,并通过测试,达到运转,又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了,可战争已经迫在眉睫,还是先从现实出发吧……

  于是,这条近代史上,第一代蒸汽机流水线被赋予的第一条使命,就是批量制造六倍瞄准镜!

  目标……

  一个月,三万部……

  平均每天就要制造一千个,这对于刚刚接触蒸汽机流水线的工匠们,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机器需要磨合,人也需要磨合,当人与机器的磨合熟练度达到一定标准时,才能真正做到既保证效率,又保证安全。

  所以,在接连出现几名工匠在操作中造成不同程度的轻伤后,言冰便将目标缩减到了两万,并将工时也拉长了半月……

  在这一个月里,言冰再次进入了战争筹备阶段,她先是假借家宴访亲之名,带着文淼数次往返京城的皇宫,并从玄巳帝手中一点一点的索要军械资源,再从京西工坊中,一车一车地拉走大量弹药物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