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偶遇-第2/3页





        烧烤的生意不错,东市大街的夜市上渐渐有人开始模仿,因为那个篦子和炉子,其实很简单,铁匠看了都会打,好几家都开始卖烧烤了。

        陈屠夫开始担心,“大侄女,别人家也做,对咱们生意是不是有点影响?”陈屠夫老思想根深蒂固,生怕自己的东西被别人学了去,总想藏着掖着。

        可是梁轻觉得,别人家也做烧烤并不是坏事,因为一个事情出来,不那么容易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模仿是最大的认可,当这条街都是烧烤摊的时候,说明人们接受了这种食物。

        “大叔,别着急,让他们模仿,别人越是跟风,说明咱的东西有人吃啊!”

        “咱们不断推出新产品就行啦!”这点梁轻早就想到了,食物这一项,没什么特别的,相同的食材,就是调料,和方法、火候的不同。

        前世的饭店都有特色菜,时令菜,卖东西分季节有新品上市,就是这个道理。总吃一样东西会腻,会想换换口味。卖完了烤肠,就卖烤肉,烤鱼,烤蔬菜,烤虫子……

        能吃的东西很多的!

        “大叔,你是老板,如果要开一家饭店,有一条街上已经有一家饭店啦,还生意兴隆,另一条街没有饭店,你打算开在哪里呢?”

        “当然是没有饭店的街上了!”陈屠夫觉得这样才保险。

        “不是哦,没有饭店的街道,不知道是不是有顾客去吃饭,可能附近人烟稀少呢?”陈屠夫觉得梁轻的想法很特别。

        “而已经有一家饭店,且生意兴隆,说明食客够多呀,再开一家,只要不是太烂,就不会没生意做。”

        “如果你是食客呢?”梁轻启发道,“有一条街,是好几家饭店,另一条街只有一家饭店,你想吃饭的时候去哪里?”

        “那当然是?”陈屠夫有点选择苦难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最好的饭店,当然另辟蹊径,但是一般的饭店,跟风就行,而食客吃了一般地饭店之后,会不会偶尔想吃更好的饭店呢?”

        “只要做到比别人快一步,新一点,有特色,别人就抢不走了”

        “大叔要是能找到些新调料就更好啦!”

        梁轻于是介绍了几种调料的味道,形状特征,让陈屠夫有机会找去外地的商队,试试能否找到。

        让别人模仿,不怕别人模仿,这经营理念陈屠夫倒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大为震撼。

        其实这是理发师悖论一样的,梁轻是在狡辩。

        当购买力相同的情况下,自然店家越少盈利期望越大。

        但是呢,这不是正在开发市场么,梁轻有信心。

        这一日,梁轻独自走在去书局的路上,发现被人跟踪了,起身飞奔。

        不料前边竞有人堵截,她说好的不张扬只是不主动惹事,但是不等于甘愿被欺负,梁轻是不会忍气吞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