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叔父的等待-第2/3页
叔父还在书房看资料。
“怎么这么迟?”他问。
“那篇狗屁论文实在难写,改了又改,一直在图书馆里查资料。”我说。
“十点半出发,东西已经收拾好了,到时候别紧张,沉住气,没什么。”
瞥见沙发上的包,心陡然一跳。几步到沙发边,拉开包——铜八卦、几张制三煞符。叔父看着我笑笑,“很简单,一个小孩而已,没老虎可怕。”
含糊应一声,心中紧张不安,感觉像要上战场。去年随叔父收服那只狐狸是我最惊心的经历,这次肯定更加惊险!心底又有一股莫名的激动,按捺不住。
沪宁高速是全国瞩目的工程,于九六年全线通车。中山门位于沪宁高速连接线上,成为南京“客从东来”的门脸,通车后市政府在城门外修建了中山门广场。中山门的前身是明宫城东面的朝阳门,刘伯温选的址。中山门北接中山陵风景区,南临月牙湖花园,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水龙经》云“夫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穴虽在山,祸福在水”,这一带是难觅的风水宝地——合襟水。
《堪与漫兴》曰:“合襟水者,穴前界脉,上分下合之水。如胸前衣襟之交*合,故名。临头合脚地方真,上下由来真气凝,上枕毯檐端且下,合襟下对自分明。”中山门广场恰好位于合襟水的蟹眼上,风水之佳可谓天造地设。但物极必反,宝地也能变成凶地。
合襟水罡气太盛,中山门是交通要地,过往司机中如有人八字水弱,经过城门处容易突然眩晕,有发生车祸的危险。叔父看出端倪,在九六年向市长进言:应在中山门广场中心立一青铜辟邪雕塑。辟邪是镇墓神兽,化煞消戾,最能融度阴阳二气,正好克制合襟水的罡气。
叔父在市长办公室里,两人密谈一个多小时,终于说服市长。但对外界,市里的说法是:在广场上安放一个最能代表南京历史文化的雕塑——辟邪,让人从沪宁高速下来时,一看到这只辟邪,就知道“南京到了”!
这只高大精美的青铜辟邪经过一年多时间制作,在九八年“登基”,造型上模仿南朝萧恢墓前的辟邪石雕,古朴雄浑,遒劲昂扬,气势庄重不凡。为什么南京人对辟邪如此喜好,大到巨幅云锦、玉石雕刻,小到烟盒、电视台台标、公交ic卡上,南京城处处有辟邪的身影,几乎形成了“辟邪文化”,就是因为辟邪镇守着南京东大门,是护城重器!
这只青铜辟邪得风水先机,立于天地间灵穴上,日久天长,灵气内聚,神凝于外,将化作人形。叔父算准了日子时辰:今晚的十二点整。
“今天真累。上午去徐州母校办点事,遇到个老学弟,是土木系九九级的,非要我给建工学院的学生做个演讲——我也算是成功人士!”叔父睁大眼俏皮地说。
我俩会心笑笑。
“现在的学生,都把上大学当成度假,除了玩网游就是谈恋爱,哪像我们当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不能这么讲,时代变了嘛。”
闲聊一会,到十点半,拿上包出门,叔父亲自开车。经过半个多小时,到了中山门外的环岛。路灯昏暗,映得青铜辟邪朦朦胧胧。车绕了半圈,停在岔路边,车头冲着铜像。
“不会有交警吧。”
“这里不是市中心,没事。”叔父讲。
已经是深夜,过往的车辆很少,与市区相比真是冷清。叔父放下车窗,点支烟慢慢吸。一阵阵风吹来,山风凉爽,野虫的鸣叫唧唧吱吱,显得夏夜更加宁静,心中的紧张焦躁却丝毫不减。
再过个把小时,这个铜像身旁将出现个小孩,七八岁模样,因为元神刚凝,小孩的行动会比较木讷迟缓。叔父的口袋里装着制三煞符,过去抱住他,抱上车,便大功告成。小孩出现前,铜像会周身闪红光,持续五六分钟。叔父说我道行尚浅,看不见。
“当初你有没有告诉赵市长,说铜像会成精变成小孩?”我打破宁静。
叔父吐口烟,噗嗤一笑,“没有。说了他也不信,但赵市长信风水。我早就讲过,官越大越迷信,而且这些人都自以为是,好像比我还懂风水。从哲学上讲,人有宗教属性,宗教信仰是人的自然需求,没必要压抑,压抑反而坏事。但不能迷信,迷信是不分学历不分阶层的,人因无知而迷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