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幻术-第2/3页



我深深点头,“也不知科学家哪天能把这个‘微波’研究清楚。现在一讲,就是迷信、伪科学。”

“这一成果轰动了小日本。最简单的,人积极愉快时的脑电波和悲观消极时的完全不同,对周围事物的影响也不同。你猜猜日本的厨师协会是怎么运用这个成果的。”叔父笑着说。

“怎么用?”

“号召全日本的厨师在做饭时,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并不时对着菜说‘我爱你’,这样做出的菜更美味,顾客更喜欢,生意更好!”

“哈哈哈哈……”

又说笑几句,一看手表,快到一点了。“对了,我要画个符箓——绝龙符。”符箓在子时画效果最好,还有十几分钟子时就过去了。

洗干净手,从抽屉里拿出黄裱纸,蘸着朱砂,边画边把三润茶楼和李贤家的事细细一讲。

叔父深深思索,“茶戏”,他嘟囔着,抬起头,“绝龙符和其它符箓配起来,用法太多。茶戏很可能是幻术!”

“幻术?”

“根据史料,幻术应从西方传入。《旧唐书》上写,汉武帝通西域后,始有幻人来中国传播幻术。《后汉书》记载‘永宁元年,西南夷国王诣厥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认为幻术传自西域,尤其是印*度。后来唐武帝李炎灭佛,幻术也在剿灭之列,被禁止表演,否则流配充军,于是少数幻人迫于生计远走苗疆,形成了苗疆派。”

“鉴于历史教训,苗疆一派行事乖张,本门法术绝不外传,外人一直难窥端倪。到了宋朝,茶道盛行,苗疆派中高人凭‘点茶’绝技,再度登堂入室,其中有个叫

(本章未完,请翻页)

魏荣爵的,被宋徽宗拜为礼部尚书。但所谓世事如棋,步步难料——”叔父轻轻一笑,“宋亡后,元世祖忽必烈认为幻术会蛊惑人心,下令诛杀幻人。幻人从此隐匿苗疆,幻术在中原销声匿迹。”

叔父写过几部鸿篇巨著,秉承乾嘉派学者作风:考据严谨、言必有出处。叔父和人谈论时常常引经据典,一句一字丝毫不差,如亲眼翻书一般,对他这样的硕学鸿儒这轻而易举,不知哪天我能达到这种水平。

“怪不得不让拍照不准摄像,原来都是幻觉!”看着叔父讲,“这个三润茶楼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祸害无辜,真是败类!”

“也许不是这么简单”,叔父蹙起眉,“苗疆派向来低调谨慎,不会这么张扬!”

“其实人脑是分不清真实和幻觉的,大脑有时会欺骗你!有个真实的故事,九六年在非洲的津巴布韦,几个年轻人搞恶作剧,把一个朋友锁进冰库里,说要冻死他。几个小时后,这伙年轻人打开冰库大门,发现朋友瘫倒在地——死了!后经法医尸检,确认这个人真是被冻死的,仅尸体表面就有大量冻斑。但实际情况是,冰库的制冷系统根本没开,里面是常温。”

“啊!”我惊大嘴,“怎么可能!”

“所以说嘛,人的意识对物体的影响远远超出想象!这人认为自己会被冻死,于是大脑发出相关的意识指令,结果真把他的**冻僵了。”

这实在不可思议。我画好符,搁下笔,“明天把符箓贴在李贤家,看这帮人怎么办。不管是苗疆派还是什么四川唐门日月神教,这里是南京,不能让他们这么嚣张地害人。”

“有好戏看了。”叔父看着我笑笑,“明天是你爸祭日,我们大清早走,睡觉吧,早上一定要起来!”

我点点头,“你也早点睡。”说完拿起符箓,回到卧房。

躺床上,一点困意也没有。我对亲生父母没有一点印象。父亲和母亲都是南大考古系讲师,我三岁时,父亲和叔父去江宁参加一次考古发掘活动。那是西汉名臣霍光的大儿子墓,出土了很多汉武帝赏赐的玉器、酒器。最珍贵的,是一尊三足青铜鼎,鼎周身刻一百五十六字铭文,鼎足侧面铸三条青龙。这只三龙鼎精美绝伦,一出土,即被视为国宝级文物。

叔父说这鼎的惊世之处,是文字中记载了一个千古秘密。至于内容是什么,他也不知道。挖掘现场在一处农田里,那时的保护措施不像现在这样严密发达,宝鼎出土的消息霎时传遍附近乡镇。当晚,一伙歹人持土枪和刀闯进营地,抢走宝鼎,父亲为护鼎被歹徒杀害,一同遇害的还有考古队队长。母亲后来嫁给了叔父,但不到一年,也因忧郁成疾去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