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乎其技-第2/4页





        推让几次,见我态度坚决,何大姐便拿走一半的钱,我收下红包。

        我每次都是这样。他们只想着给自己破灾消难,还会带上七大姑八大姨。没收他们太多钱,他们便觉得欠了我人情,以后再有事找我,我推脱后他们便不好意思纠缠。风水这玩意给人看得越少越好,不能扰乱天常。

        又聊一阵,我站起身,拿起背包准备回家。

        “回去也没事,你是茶友,听说过三润茶楼吧?”王总的眼神里透出一丝神秘。

        “知道,‘零距离’都播了,搜狐上也有,估计已经轰动全国。这个茶楼表演茶戏,这种技艺宋代以后就失传了,不知他们是怎么弄的。而且不让拍照不让摄像,搞得非常神秘。估计就是一种魔术。”

        “我们看过,真是神乎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神!”何大姐重重讲。

        “就像这黄鼠狼隐身一样神奇。按理说应该是魔术,但又不像。我请你看,一定要看!”

        这茶戏正传得满城风雨,价格也高得惊人——五千!抵得上普通人两个月工资。

        推辞几句,王总摆摆手,过来拍拍我肩膀,“走,见识见识!”

        何大姐留下来陪儿子。我们三人上车。

        茶戏发源于唐代末年,盛于宋朝,宋亡后失传,宋时称为“点茶”。苏轼《送南屏谦师》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陆羽在《茶经》里描述“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一二曼妙少女,玉腕酥柔,巧生兰樱霜月,走兔飞鹰,万象千姿穷尽言。观者无不屏气凝神,瞠目道绝”。两宋斗茶之风靡盛,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描写详尽,“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蒲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宋徽宗也有《宣和宫词》传世:“上春精择建溪芽,携向芸窗力斗茶。点处未容分品格,捧瓯相近比琼花。”

        宋人风雅,历代罕见,现在的这些大款与古人相比,简直是暴发户土老帽。

        现代茶艺中仍有“点茶”,但已尽失古法玄妙。这个三润茶楼竟能复原唐宋古法,莫非是寻到了失传的古籍?

        正想着,车转个弯,来到虎踞路,又行了几分钟,在清凉山公园门口停下。

        眼前这座三润茶楼,背倚挺拔葱郁的清凉山,高三层,四面飞檐挑椽,红柱雕瓦,富丽堂皇,很有唐宫气派,正面极像滕王阁,门口摆一对石虎。

        茶楼前怎么置虎?

        阳光刺眼,热风烤人,从凉爽爽车里一出来,真像踏入火坑。见我迟疑,王总催促:“进去吧。”

        “等等,这虎放得奇怪,把车门打开,拿罗盘看看!”

        王总一愣,随即一笑,叫司机打开车门。从包里取出罗盘,“你们先进去,我看看就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