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6章



周若蕊住的地方离秧宝家有四五里,  这一片住的知青多为医护人员、宣传部职工和前两年组建的经济种植部成员。

        因为地形的关系,连部先前一直主种橡胶,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多样化才是一个农场发展的主流。

        去年,连部将八排分出成立了经济部,经过一年多的开垦,现已种植48亩甘蔗、10亩花生、15亩枫茅。

        周若蕊就是经济部的一名职工,她与宣传部的陶萄来自榕城,喜辣,小院的菜地里种着各式辣椒,  还有她们让家人寄来的西红柿、四季豆、苦瓜、窝笋、菜苔、豇豆、茄子。

        秧宝第一次见到一排排一列列,  挂满果的长辣椒,挤挤挨挨,  红的青的,  个个都快有她手臂长了。

        “姨姨,这是什么辣椒?结了好多啊!”秧宝伸手一托,  满满一手,一个个辣椒尖抵着手心手臂沉甸甸的。

        “这一片是海椒,  那边是甜椒和青椒。秧宝喜欢吃辣吗?”

        “喜欢,  妈妈做的青椒炒鸡蛋好好吃。”

        “那等会儿姨姨给你拿个竹篓,你和小哥摘些回去。”

        “好呀。”秧宝答应的好不轻脆。

        “回来了,”陶萄听到动静放下书从屋里出来,  看到秧宝、老二一愣,“秧宝、竟革来了,  快进屋,  阿姨给你们拿花生。”

        两人不认识陶萄。

        周若蕊笑道:“她是姨姨的好友陶萄,  秧宝、竟革叫陶阿姨。”

        陶萄长着一张娃娃脸,  看着像未成年的初中生,其实她和周若蕊都不大,陶萄刚过了20岁生日,周若蕊比她大一岁,21岁。

        两人是发小、同学。

        “陶阿姨。”秧宝,老二齐声叫道。

        陶萄一笑颊上有两个酒窝,甜甜的:“快进来,秧宝、竟革,你们喝什么,阿姨这里有红糖水、白糖水。”

        周若蕊失笑:“快别逗人了,都是糖水有什么区别,给秧宝、竟革冲杯蜂蜜水,里面放片酸缸子。”酸酸甜甜的小孩子喜欢。

        陶萄一边拿酸缸子去公用厨房清洗切片,一边笑道:“那区别可大,红糖暖身、祛寒,白糖性凉、去火。”

        这个用竹篱围起来的院子比秧宝他们家那边大,住的人也多,虽也是一排六间房,住的却都是单身的女知青,一间屋子多则四人,少则两人。

        陶萄和周若蕊一间,靠边,紧挨公用的小厨房,窗户被厨房的半天山墙一挡,屋子里又暗又闷又热。

        周若蕊放下手里的暖瓶,接过老二提着的挂面,请两人坐,端了花生和自己炒的南瓜子给他们吃。

        秧宝和老二在小饭桌旁坐下,好奇地打量着屋子,比她们原来住的那间看上去还要简陋,没分内外间,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张挂着灰白蚊帐的床和两床之间的书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