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一吵
翌日,宋昉赶到东华门时天才微微亮,他看了一眼被朱色高墙框成方正的天,不情不愿地想道,这才卯末罢?他叹了一声气,再扯着步子往前走。走不到十来步,就到了文华门,门后还立着一个探头探脑的小太监,见他来了,忙从门后走出来,边引着他往里面走,边道:“宋伴读,陛下昨日下了旨意,说由殿下在文华殿把浙江的事议了,诸位大人们约莫辰初就要来了,殿下怕他们冲撞,叫您不用去见他了,奴婢直接带您到后头文渊阁去!”
宋昉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看来朱祖宗今日有得忙,忙到没时间管他!他捧了一路的不安乍然一松,才高兴了几息,又想起八月的会试,耷拉下脑袋,没精打采地跟着小太监到了文渊阁。
文渊阁分两层,绿色琉璃瓦为边、黑色琉璃瓦为顶,青墙朱窗,回廊颇多,梁上、墙上还涂着彩画。阁里头藏书很多,原是给朱祖宗读书用的,朱祖宗既加了冠,陛下就把天子所听的经筵安排给他听,六部尚书轮着来,文渊阁就暂时闭了。
站在文渊阁门口,宋昉记起他和朱祖宗小时候拿里头的书垒着玩,盖了个刚好容两人躺着的小“书屋”,在里头说悄悄话。后来被詹事府的老詹事一同罚了抄书,宋昉不愿意写,只在一旁哭哭啼啼,说要回家,朱祖宗那时还不知道宋昉最是要别人吓他才乖的性子,想起柳贵妃抱着三皇子的模样,也学了来,把宋昉整个囫囵罩在怀里,拿小手轻轻拍着宋昉的嫩背,宋昉呆住了,也不知该不该继续哭,想起来他娘交待不许其他人碰他肩背,小腿开始扑棱起来,想要挣开了朱祖宗,却被抱得更紧,更大声地哭喊着要回家……朱祖宗叫他哭得没办法,只好在他耳边无奈劝慰,说帮他一道写!
宋昉回忆起朱祖宗小时候,看着严肃,实则是个黑面软心包子,怎么惹都不生气,除了不许他和其他伴读玩,其余的,他一哭,便都有了……他哀叹那样好的日子竟一去不复返了。
文渊阁留了几个值守的太监,见人来了,都殷勤地上来,告诉宋昉里头的笔墨纸砚都安排好了,座席就安排在二楼朝阳的位置,说是殿下的意思,昨晚还叫人把阁外树上的蝉都粘了去。
宋昉点点头,认命一般爬了楼梯上去,脚步声一步一步,沉重地很,响彻整座文渊阁。
到了楼上,宋昉被小太监们服侍着坐到红木椅,看到眼前的红木桌上列着一沓澄心堂纸,镇纸、笔筒、砚台等也一应俱全。
他又侧目一看旁边的罗汉榻,上头堆满了或蓝封或红封的书籍。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单放在黄花梨架上的历年状元文集……
宋昉脑筋涨了一下,觉得自己像是被这些书压在底下的一只狸奴,跑虽跑不掉,自己的主人却还不放心,找了四五个家仆在一旁盯着。
他叫一旁的小太监翻出孟子来,递给他。接回来,翻开第一面,把书卷成卷竖着看下来,只觉得字字陌生起来……看不到半刻,人便困了。
小太监递来浓茶,宋昉接来呷一口,搁下茶杯,目光一定、立志道:今日定要看完孟老夫子半册!
逼着看,看多了,也就好了。不知不觉已过了两个半时辰。宋昉放下《孟子》,把手臂一抻,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合上嘴后随意问一旁的小太监道:“殿下有说何时进午膳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