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江山,与君共担三十四-第2/3页





    “谢万岁赐恩!”又是一句如雷声轰轰,震耳欲聋的谢颂,亲王诸公,文武百官,内妇诰命,诸家内眷,齐齐地起礼,谢恩,平身,叉手垂身前,立待李治定驾。

    李治淡淡一笑,看一眼媚娘,便从她怀中抱过了李显,携了她手,双双稳稳坐在那金色的,可容五人共坐的宝座之上。

    看到这样的举动,下面诸人齐刷刷投上无数的灼灼目光。但李治媚娘,却似无感一般,淡然转身,受了李弘与李贤之礼后,便自转身,李治看一看面色各异的百官,含笑点头:“赐座。”

    百官与内眷们只是愣了一下,便各自带着各自的心思,坐了下来。

    李治抱着李显,看了一眼媚娘,两人同时端起一只金镶玉龙爵,便向着诸臣一举:“今我大唐内定外平,实乃诸臣之功,朕今携后,共谢百官,以此酒谢众位安民定生,平世之功!”

    言毕,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片刻之后。

    歌舞起。

    媚娘也从李治怀中接过了一脸无趣,昏昏然欲眠的李显,摇了一摇,便笑着看向李治:“看来是想睡了。”

    “那便抱到后殿去,记着别叫离得远了。”

    ——仿佛是形成了一种默契一般,自从安定离开之后,他们夫妻二人,便再不肯叫孩子们离开眼前一会儿——即使是因为国储之身所限,不得不常在东宫的李弘,李治也要他每日十二个时辰里,总得有八个时辰在自己眼前呆着。

    而剩下的四个时辰,媚娘也要去至少占了三个就是了。

    不过这样的场合,显然李显还是受不住的——孩子年幼,毕竟睡眠多些。所以李治也没办法硬将孩子留在身边,只是点一点头,转身嘱咐了清和一句。

    应了一声之后,清和又道:“那便由明和哥哥去守着罢,好歹这会儿还有清和在。”

    一边看了一眼连连点头的明和。李治想一想,也觉可行,便将孩子交与他,再三嘱咐不可叫他累着了,又想一想,便转头去问一开始,便被李弘从内司特为潞王殿下所特制的小玉案后拉到太子的大玉案后同坐,互比着吃葡萄玩的李贤道:

    “明允(李贤之字)累不累?要不要也跟弟弟一道进去歇一会儿?离胡戏开始,还要好一会儿呢。若是你累了,便先去歇,待会儿胡戏梆子起了,父皇着人去叫你。”(胡戏,唐时西域诸国进献各种杂技百戏入长安,为唐宫廷贵族所喜。尤李治在位时更进一步编制归整,发扬光大。再加上历年西域诸国均不断有新技人戏人入宫或入各大贵族府上受编用,李治在位中期乃大行胡戏之风——所谓胡戏,也就是类似于今天的马戏团。只是那时的胡戏,多以人为首,以兽取乐的极少甚至基本不得见。)

    “不要,贤儿又不小了。而且父皇,你平日里叫着贤儿的,怎么今日突然改了唤字了?贤儿好不习惯。”

    李贤一愣,嘴里咬着葡萄也立时摇头,并且一脸不解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傻子。”李弘吐掉口中的葡萄皮,伸手轻轻敲了一下他的额头——也不管这般动作,在下面的臣子们看来,到底有多么的不合国储身份,只是笑着道:“这样的时候再叫你大名儿,你这是还嫌父皇挨那些老臣们的眼刀不够么?”

    李贤怔怔地眨下圆圆儿的丹凤眼,往下一扫,立时便先翻了一记白眼给那些一脸怪异的大臣与内眷们看,这才转过头来看着自己大哥,做个鬼脸:“真是事儿多……咱们是自己兄弟,坐在一处又有什么不得的?哪儿来那么多莫名其妙的规矩可守?真是,吃饱了咸盐撑着了——父皇母后还没说不可呢!”

    “那是因为父皇母后自己就先失了身份么。”李弘举起酒杯,装做欲饮酒的样子以袖遮口,吃吃吃地,与听到这句话后立刻反应过来的李贤一阵偷乐。

    “对啊!都忘记了,啊唷,父皇明日里又要被折疏给埋了——好大胆呢,竟然敢与妻共座……哈哈……呃……我闭嘴,我不说。”

    李贤还没嘚瑟完,就被李治抛过来的眼刀给吓得全身一激灵,立时喃喃自语两句。拿小小的手掌挡了口,做出一副锁口的模样,然后便抿着唇,安安静静地坐着,摆出一副乖到不行的好孩子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