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空,弘治暗争三-第3/4页





    可此事……此事却是先帝临时下令……”

    “论起来却是临时下令,论起来,先皇后娘娘也的确不应该知道这道密旨。可若是……”

    媚娘颇有深意地抬眼,看着瑞安:

    “若是先帝下此密旨之时,先皇后娘娘正巧便在身边呢?又或者……”

    她淡淡一笑:

    “又或者先帝下此旨意,本来就是要当着先皇后娘娘的面儿下的呢?”

    瑞安猛然睁大眼,满眼尽是震撼与惊奇之色。

    媚娘点头,轻轻叹道:

    “初入太极宫之后,知道这些事时,我也是不信的——毕竟在我看来,这样的事情太过离奇,简直就等同于先帝在利用先皇后娘娘保下几个孩子。

    可后来与治郎情深意长,为了能留在治郎身边,我也颇与元舅公打了些交道,竟也渐渐理解了先帝此举的难处:

    于他而言,他是要谋天下的,隐太子与巢剌王虽为弟兄,可到底也是誓要夺他性命的人,他不杀,不成。

    两府的嗣子,若不尽除,只怕也是不成。

    而且便是先帝不动手,元舅公也是绝对不能留他们活着的。

    比起先帝而言,元舅公实在更有不能让他们活着的理由——一朝这些嗣子长大成人,知晓了过往,会做出什么事,实在无可预知,他冒不起这个风险。而为了先帝,元舅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事,自阴骨两家之后,天下间只怕也是无人不晓。

    然而话说回来,隐太子也好,巢剌王也罢,到底也是先帝的弟兄,先帝虽则果辣,偏偏也是个重情重义英雄豪气之人。

    所以他断然不愿看着自己沾了兄弟之血后,还要继续沾上自己那些年幼侄儿们的血,是故他必然要如此行事。

    因为先帝明白,他唯一的选择便是:

    当着心存柔慈,最懂自己心肠的先皇后娘娘的面儿,把这道旨意,下给一个绝对会听皇后娘娘之令,并且也多少能够了解自己的人——也就是尉迟将军。、

    如此一来,先皇后娘娘自然就会明白他真正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并帮他实现所有的愿望——

    既不伤元舅公之心,也不伤诸皇侄之命,更不伤大唐盛世安定之根。”

    瑞安长吐口气:

    “所以,先皇后娘娘成了,她并未辜负先帝一点慈悯疚悔之心。”

    媚娘轻声道:

    “是,她成了。并且也足足瞒了这么久。

    可纸是包不住火的,一个称心,足以让元舅公怀疑起当年之事,更加进一步会质疑其他几位嗣子是否死亡……

    所以他是会追下来的,而只怕今日的密报,便是他这些年辛苦暗查得出来的结果。瑞安,你明白我要你做什么吗?”

    媚娘轻问。

    瑞安点头,轻道:

    “娘娘知道,主上与先帝一般,断然都是不愿意看着这几位堂兄因此事而死的,所以……娘娘是要让瑞安设法先探出来,元舅公查出来的,到底都是谁,然后相保……是么?”

    媚娘点头:

    “是。”

    瑞安看着媚娘,好一会儿才轻问:

    “那娘娘不怕么?不怕他们其实确实包藏祸心?”

    “不会的,若是连元舅公都要费上好一番心思查,便说明他们被先皇后娘娘藏得极好。而且虽则当年先帝与隐太子之事,我所知不多……

    可有一桩事我是肯定的,从当年先帝得知称心真实身份后的态度上来看,他与隐太子,怕是兄弟情深,只可惜后来因着巢剌王的挑唆,才会有了北门之外,兄弟相残之恨……

    此事,对先帝是件恨事,对隐太子一脉的诸位嗣子们,未必不就也是件憾事呢?

    而且我相信,若是先帝与隐太子果然兄弟情深,那么诸位嗣子们,也是不会忍心真的加害这位自己父亲疼爱无匹的皇叔后人的,这么些年过去,他们总是能查明真相的。

    何况……治郎又是这样一个温厚仁善的人儿,我相信他们不会对治郎下手的。”

    媚娘淡淡一笑。

    瑞安怔怔地看着她,突然也跟着笑了起来:

    “是啊,姐姐说得是,咱们主上,真的是最温厚的人儿了。老天爷也会保佑主上长命百岁的,姐姐放心。瑞安这便去打听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