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凤袍,泪织金冠三-第2/3页





    李治叹了口气,颓然坐下,茫然看着面前案几之上,那只紫玉山子:

    “她的性子,你也应该知道的。”

    德安张了张口,竟是一时间不能言语:

    是啊,媚娘的心性如何,这整个宫里最清楚的,莫过于这些最亲近她的人了。

    瑞安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李治,轻声道:

    “主上,依瑞安所见,不若从那小贱婢身上着手……若是让娘娘知道,她本来就是万春殿或者是千秋殿,甚或是韩王府的人,那娘娘……”

    “你这话说得可是把娘娘当了皇后或者是淑妃么?”德安平静地说:

    “若是别人,甚或是元舅公,你这般糊弄着,都也还能蒙得过去。可你眼下说的是谁,你自己可知道么?”

    瑞安闭了口:是的,他跟了媚娘这些年,知道这样的事情,根本行不通。

    一时间,主仆三人沉默。

    好一会儿,德安才叹了口气,轻轻道:

    “主上,其实也不必太过懊恼。娘娘也就是一时间的心性儿,未必便真的会有什么别的心思。何况这些时日发生这些事,也确是该让娘娘歇上一歇了。

    正正好,提着这个空儿,主上也该将那韩王府再收拾收拾了……

    想想都被逼到这种地步,他都且还能行这些事呢!”

    李治抬眼看看他,虽知他此言不过是为舒己心,却也只能这般——

    原因无他,这大唐天下虽归他李治所有,他也可说是能将整个大唐天下掌于手心中,可唯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女子……

    他竟是半点也无法子可言。

    点了点头,他向后一退,深深合目,静默好一会儿,才轻道:

    “传朕旨意,召师傅与师娘入行宫侍驾罢!

    眼下也顾不得会不会被舅舅他们所察了……只是希望师娘到来之后,多少能够慰得媚娘几分心伤。”

    李治低声道,语气中充满了疲惫感。

    德安看了看瑞安,低声称是。

    唐永徽五年五月初二。

    麟游行宫。

    受高宗李治诏,卫国公弟李德奖夫妇受命入内谒驾。

    闻得李德奖夫妇前来,高宗昭仪武氏欣喜异常,急着人纳其妇入内,以慰其恩。

    ……

    是夜。

    月光如水银,流泻一地。

    廊庑之下,依着媚娘的意儿,早早儿地搭起了纳凉的轻榻薄纱,置上了水晶玉盘,搁上了各色时新果瓜。

    而媚娘与许久不见的素琴,便坐在这四面围着江南新进的素纱绣花帐之中,隔着雪白的纱笼,看着天空中的明月。

    清辉玉色透过白纱,被筛出一层层五彩七色的光晕,淡淡圆圆,煞是好看,也叫素琴一时间看得痴了,手里捏着的新樱桃果儿也忘记了送入口中,好一会儿之后,由着媚娘催了,她才反应过来,讶笑着道:

    “姐姐你瞧!这纱缦可是异样地美呢!这月光透了来,竟是如玲珑七色,自有宝光在呢!”

    媚娘本来心事重重,实在无心欣赏这些,可因着素琴这等惊喜天真的口气,她也自不得不抬头去看,一看之时先是一怔,后又自是若有所思,再接着便是苦笑轻叹摇头。

    素琴见她如此,又多少也知晓些李治近来与媚娘有隙之事,便心中微不安道:

    “姐姐……”

    “无妨……

    我只是觉得如今的我与治郎,竟也真是如这隔纱望月……不知何谓真直了。”

    媚娘落寞地垂着眼,轻轻道:

    “想一想,当初何曾未想到这一层呢?

    又何尝不知,人一旦登上这至尊之位,多多少少,总是要改变的呢……

    便不是帝登大宝,便是普通人家的男子,长成之后,又怎么可能与当年的青稚少年一样呢?

    是我太过自以为……自己识人看人的目光独到,竟是也不会看走眼的。

    是以如今治郎这般变了,本就是理所应当——

    身为一国之主,大唐至尊,若不能如此处置此番之事,那他实实在在,也是保不得自己这帝位稳固,更加不必说自己身家性命,所爱无忧的……

    我更知道,治郎比我更懂自古以来,登帝位者,其身家性命,所爱之人却都得是在帝位稳固之后才能得保的,治郎如此,也是实属无奈,说来说去,还是为了保住我与几个孩子的未来才出此无奈之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