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第3/3页





    李治淡淡一笑。

    李风闻言,倒也明白李治所言,只是他仍然另有忧心,乃轻道:

    “臣愚昧,主上英明。

    只是臣斗胆还有一事请明主上,事前臣于圣前侍驾之时,曾也听得英国公老大人议及泉州一地,道此方正是我大唐通海外之要地边口,万不可轻忽失之……

    那此番这些波斯大食吐火罗流民入泉州,会不会……”

    “你这话,也对,也不对。”

    李治点了点头,笑道:

    “倘若今日这些流民个个都是海中岛国,一如倭国之属……

    又或是与新罗百济一般,与泉州皆共属近海之域……

    那朕便要好好想一想,如何安定局势,甚至将这些流民彻底从泉州清除。

    只因这些边邦小国,若能得如此远见,借泉州一口,渐进中原,则不足数年,中原民风必受其移其乱。

    缘由不过是因为这些小邦边国,正逢于此可入,后续有力。

    可大食波斯吐火罗这等远邦之国,便是从离其国境较近的西北一域,尚且难以相入。

    何况是这东南一角?

    若这些流民果是三国有意派入我大唐境内,图谋不轨者,那也不应当选这于他们而言,完全无用的泉州。

    何况朕虽身在宫中,却也素闻大食波斯吐火罗等国,民多善商,尤善以稀易贵,以珍易金之术……

    而这泉州,于地势上观之,实在是我大唐国土东南一侧,最最便利的通海一隅。

    这恰于近海游鱼喜围湾中渔木一般的道理——

    不过便于取食罢了。

    既然对方只是求得个和气生财而来,且他们这些人于我大唐之内交易,图的便是大唐如今国力日强,各国各邦尽皆图交好,更屡以大唐为易物之佳地,求生之良域……

    为何朕不能容得下他们呢?

    便是退了百步而言,这些人但入我大唐国土之中营市经利,自然便得纳些赋税于我大唐朝中。

    加之若我大唐护其得利,想必其国中诸民,更是一心敬服我大唐,自可免边患诸事……

    这样的妙事,为何朕却要止了它呢?”

    李风闻言,半晌叹服,乃诺诺而退。

    李治又立时下诏,着赐泉州府地方有司,因其近海通商,故自今日起,可自行拟定商市规条,甚或赋税等事,亦可有一定自理之权。

    此诏一出,立时引得朝中上下议论,以为李治此番却颇为失虑——仅有长孙无忌等人心知李治此诏,实在是先见之明。

    果然不过三五日,便有泉州府上表,先谢天恩隆重,陛下恩信,又报入京中,道今岁因泉州通衢之外邦商民突然增多,赋税收入,竟足涨十倍有余,一时间竟能大唐境内今岁赋税上纳最富诸州之一,一时间朝中立时风向偏倒,个个大赞李治英明,竟有如此先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