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本无罪,怀璧其罪二十三-第2/3页





    他回头,正色道:

    “总之,咱们眼下却得将这些事,往最深入想。

    一切的一切,便是假装,也要假装得如此。

    假装主上早知会有这等结局,假装一切都是主上安排得好……

    那么,如此一算来……

    遂良啊,你想上一想,此时的主上,却是为何要寻上皇后,找她的不是呢?”

    禇遂良思虑一番,突然目光一亮,拍手道:

    “主上是想借皇后之口,成武氏封嫔之实!?”

    长孙无忌点头,淡淡道:

    “没错。”

    禇遂良难以置信道:

    “可是老师……

    这……

    可能么?

    别人不知,可老师当知,若论这大唐后廷之中,最希望武氏死的人是谁……

    论皇后第二,却再无人可应第一啊?!”

    “正是如此,主上便越是要这般行事。”

    长孙无忌淡淡道:

    “主上此举,可达三效:

    一,有后宫之主,大唐国母相持,武氏封嫔,便是理所当然,再无人可有二议。

    二,借此良机,松懈咱们前朝诸臣与后廷诸妃之心……尤其是要安一安皇后之心,以保武氏在生产下皇子之前,一切平安。

    三,也是最紧要的…”

    长孙无忌深深思虑道:

    “若老夫所思这第三条不错的话……

    遂良啊,主上对皇后的恨意,只怕却比咱们想像得,还要来得更深得多……

    否则,他也不会做出这等打算来。”

    禇遂良一怔道:

    “老师的意思是……”

    “这第三,老夫以为,只怕便是主上有意要教皇后做个吃黄莲的哑子,有苦有痛,也要和着血往腹里吞……

    明知若立武氏为嫔,对皇后自己而言,于情于理,都是最折磨人的决定……

    可主上还是要逼着她应下此事。”

    禇遂良却强笑道:

    “可是老师……

    不过一只药坛儿,不过一次尚不知是真是假的下毒之案……

    如何便能将皇后逼得这般地步?”

    长孙无忌忽然转身,目光锐利地看着禇遂良:

    “是么?

    一个药坛逼不得她……

    那若再加上一国之储的位子呢?”

    禇遂良立时目瞪口呆,半晌不能言。

    当回到守地半个月后,禇遂良还是再一次发现:

    一切的一切,终究还是没有脱了长孙无忌的料想。

    ……

    永徽二年六月二十。

    太极宫。

    太极殿中。

    朝后,议政之时。

    高宗李治皇后王氏,忽一着朝服正冠入殿,率除千秋殿淑妃萧氏外,余三妃,与众嫔妾向李治请命,着准封立政殿宫侍,武氏昭为嫔位,更上诸妃嫔之联表为证。

    其表有云:

    “宫侍武氏,慧雅内秀,更知君心。

    今喜得龙嗣,更乃后廷之喜,然忧其虽有劳却不得封,妾等心中难安。

    以妾等无功之女,尚可安居妃嫔之位,鸾仪之座……

    武氏昭得孕龙嗣,其功其伟,焉可如此漠置也?

    故着请陛下恩准,赐嫔位于其身,以着实子可安,母可宁也。”

    李治阅表,甚喜,更着与当朝诸臣议之。

    诸臣闻言,皆以为善,更有好事者,书赋一首,大赞皇后之德。

    言词之间更将之与先代文德大圣皇后,只作并论。

    一时上下议论,对皇后赞誉更各半,不一而足。

    ……

    是夜。

    长安城。

    芙蓉苑中。

    今日天气热得紧,媚娘又是胎重腹沉,一发受不得热。

    是故早早儿地,六儿便与芙蓉苑中诸侍立下了凉榻,以助媚娘得凉。

    而在这时候,难免六儿便提起此事,且不解道:

    “这事当真是怪了……

    明明是皇后所行,无所差错……

    为何反而有些人,更加不喜欢她了呢?

    若是萧淑妃还好……

    可那些前朝大臣们,却未必会个个听得她的呀?”

    “你错了,这一次不喜欢她的,不是萧淑妃,而是元舅公。”

    媚娘缓缓道:

    “皇后这一手,本来也是玩得极漂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