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本无罪,怀璧其罪三-第2/3页





    二来……到底忠儿性子沉稳,向来不喜与人相争,这东西,宫里人还是识得些好的,武娘娘也不希望一番好心,却给你添了麻烦……

    何况你父皇生性节俭,你看赐哪一宫哪一殿的东西,不是只赐些料子钱帛的?这一年里就更是如此了。

    若不赐了料子,怕是你母后娘娘那边儿一关,便是不好得过。”

    李忠闻得媚娘为自己思虑如此之多,当真是受用不止一星半点儿,于是连连点头道:

    “谢武娘娘为忠儿思虑良全!”

    二人又是说了好一会儿话之后,媚娘才转向正题,问李忠此番前来,却有何事。

    李忠本来此番前来时,只是为了如其母所言,讨好媚娘以求庇护。

    可这一见面之下,竟是一颗心全爱媚娘,一心只愿见媚娘的好,于是便也不想其他,将自己于万春殿中所听所闻,一一全向媚娘托出。

    一时间,听得媚娘当真惊讶:

    她虽对李忠极好,却实在是未曾料到,这孩子竟如此全心信爱。

    便是旁人也是感慨颇多。

    良久,媚娘才点头,柔声轻道:

    “倒是要谢谢忠儿了……

    若非忠儿相告,只怕便是要坏了大事。”

    这几句话发自内心,却也更叫李忠感动,一时间,当真是殿中一片温和之氛。

    ……

    半个时辰之后。

    因着媚娘相请而闻讯赶来的李治,听得了媚娘的相告,一时倒也无语,半晌才道:

    “是朕太过疏忽于他了……

    说到底,也是朕的不是。”

    一边儿说,脸上也露出些愧疚之色。

    媚娘摇了摇头,叹道:

    “治郎一生,步步都如在刀尖剑芒上行走……

    便是再多思虑,也总有思量不到的时候,倒也不当太过自责。

    只是那皇后所为……

    媚娘实在是无奈,才向治郎相求——

    说到底,眼下媚娘一心二意的,也只在这孩子身上……”

    一边说,她一边伸手轻轻抚住了自己肚腹之间,犹豫片刻才缓缓道:

    “这王萧之事……

    治郎……”

    李治打断了她,轻轻,但却断然道:

    “朕知道你的心思,这等事,自然有朕担着,你不必理。”

    媚娘这才松颜一笑:

    “倒是烦劳治郎了……

    眼下治郎正在忙……唔……”

    她一语未竟,便被李治轻轻以掌覆口,止住了下面的话儿:

    “朕倒是巴不得你多多来烦些儿朕,少些自己拿主意呢!”

    李治眉眼含笑,放下手掌,俯下身子,只趴在媚娘小腹上听。

    媚娘见状,不由哭笑不得道:

    “你呀……

    这是做什么?”

    “朕方才觉得有些心悸之感,所以想听听他是不是在叫父皇呀!”

    李治含笑,有些兴奋道。

    这句话不止说得媚娘无奈苦笑,便是身边诸侍也是失笑。

    “孩儿才刚满一月……哪里便会动了?!

    更何况是叫父皇……”

    李治却正色看着媚娘道:

    “这可是错了,朕可是特特地去问过李淳风,李太常(李淳风当时的外号,虽然跟他的本身官职无关……)说得可清楚,胎儿一旦成型,便是已有灵体在内。

    所以自然也是认得父亲母亲的了。

    且父母血缘,亲性最近,朕能听得到孩儿呼唤父皇,本也属天性啊!”

    媚娘着实无语,只得仰天叹笑。

    一时间,立政殿内却是欢声笑语,连绵不断。

    ……

    永徽二年正月初九。

    太极殿。

    李治一身正着(就是上朝时的装束),精气神足地端坐在龙座之上,听着诸臣相议朝政。

    不多时,朝毕,李治出降龙位(就是离开龙座),乃缓步向太极殿上书房而行。

    入得上书房,李治更衣易冠(唐朝帝王的朝服都是沿袭汉时的正统朝冕,非常不利于平时的穿着,所以一下朝就要更易轻便一点的服装),着金冠玉簪,雪青广袖外披白金龙袍,升座于上书房玉阶金案之后,以受诸三品要员之礼。

    (说明一下,这里的礼节是唐时元正节后,也就是今天的春节之后初次上朝的礼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