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位有变,风云暗争二十七-第2/3页





    太宗紧紧地哽着咽喉,轻轻叹道:“终究,父皇还是没有逃脱这般宿命,被这大唐江山,给牢牢地缚住了。”

    承乾含泪摇头道:“若无父皇母后,哪来承乾诸儿?再者,自古以来,帝王之家为这帝位江山,诸般杀孽……

    承乾很幸运,有一个最仁慈的父皇,还有一个最仁慈的弟弟——便是青雀那般,也是从来不曾动过要杀承乾的心的……

    承乾很满足了,父皇。”

    太宗合目,父子二人,久久不语。

    ……

    片刻之后,太宗终究还是离开了,依依不舍地,他像小时候一样,抚摸着已然与自己一般高的长子头顶,含泪笑道:“时间不早了,父皇要走了……

    不过你放心,父皇还会再来的……一定会再来的。”

    承乾点头,只是点头。然后开口:

    “父皇,承乾在这儿等着便是……”

    太宗又望他一眼,含笑转身离开,眼泪却顺着脸颊落下——

    一如身后的承乾。

    贞观十七年,四月初二日凌晨。

    锦绣殿中。

    淑妃微眯着眼,手中攥紧了玉佩,听得青玄来报诸事之后,便冷冷道:

    “你可确定?”

    “回娘娘,这是那云泽殿中的小侍亲眼所见,再不会错。”

    淑妃容色铁青,最终奋力一掷,玉佩应声而碎。

    青玄惶然:

    “娘娘?”

    “那武媚娘……终究还是拂了本宫心意!”

    淑妃森然道:

    “既然如此,便不必留她了!”

    青玄惊道:“娘娘?可是那武媚娘是……”

    “不为本宫所用,便是她身负再多贵运,也不过是无用之物!”

    淑妃转头,看着青玄,目光凉冰:“明白么?”

    青玄一振:

    “明白了。青玄这便去办!”

    “还有,等一等。”

    淑妃唤住青玄:

    “记得,要让所有人都以为,是李泰下的手。”

    “娘娘放心,青玄明白。”

    ……

    贞观十七年,四月初二日午。

    延嘉殿内忽急报太宗,道被禁足之才人武昭,突然中毒不醒。

    太宗震惊,因事关近日国储事故,忙着人传太医调治。

    幸得调治及时,武昭清醒,乃道自己用过御膳之后,便觉不适。

    徐充容悲怒,向太宗求彻查此事。太宗允。

    ……

    是夜。

    立政殿。

    依旧是一身雪色耀金广袖的李治把母后生前最爱的那对桃花鹦鹉中剩下的一只,挂在一旁的吊架上。

    然后对着母后的灵位,三行大礼。

    身后,身着绛紫织银广袖,体态越发富态的李泰,入内,也先向长孙皇后行了大礼,才起身,含笑问李治道:

    “这半夜的,你叫四哥来此,可有何要时?”

    李治看了看四哥,淡淡一笑道:

    “四哥,好久不见四哥,稚奴却有些想四哥了,这些日子,事情烦多,不若今夜四哥便在这立政殿中,与稚奴下一盘棋。可好?”

    李泰一怔,终究还是答应了。

    李治便着德安,将殿门关闭,李泰又遣离了身边小侍,一时间,殿中只留李治李泰两兄弟。

    棋子铮铮。

    不过下了片刻,李泰便惊道:

    “稚奴,一番日子不见,你这棋艺,可是大见长进啊!”

    李治闻言,凉凉一笑:

    “那里比得上四哥,智计无双?却将这前朝后廷,都当成一盘棋来下……却不知,稚奴在四哥这盘棋中,是不是一枚要紧的棋子呢?”

    李泰正为李治棋艺心惊,有所疑问,闻得这番言语却再不似平常的李治,便微一皱眉,抬头看着一脸冷漠的九弟:

    “稚奴,你什么时候说起话来,也这般酸刻了?怎么,四哥哪儿不对,惹你这般不欢喜?”

    李治闻言,淡淡一笑,垂眼帘看了看棋局,缓慢,而又坚决地将一枚黑子,落在了天元位上——

    立时,局势大变。李泰所有生路,全部都被切断。

    李泰大惊,不相信地看了眼棋盘,再抬头看着李治,目光之中,竟有一丝警醒之意。然而很快,他面露犹豫,然后一笑,再欲说话时,却被李治打断了话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