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位有变,风云暗争二十三-第2/3页
是故……是故不若着金吾卫,在一旁替王爷挡着点儿?
不然王爷这身子,可是经不起这般折腾啊……”
太宗闻言,便抬头瞪着王德。众臣一时也尴尬不止。
良久,还是马周清了清嗓子,上奏道:
“主上,晋王殿下此举,实为义行。虽主上不满,却不可使其再受寒凉以伤贵体……便准了王公公的奏罢?
再者皇后娘娘灵位也在……”
太宗咬牙,掷了手中奏疏:
“这个不孝子!自己胡闹便罢了,还要连他母后也一同请出来受风!王德!”
“老奴在!”
“传令殿外金吾卫!皇后灵位在此,不当受寒风吹袭,以扰其灵!”
“老奴遵旨!”
王德这一声,回得格外响亮。
……
片刻之后,太极殿前,便现出一道奇景:
一众金吾卫依着内侍监王德之命,在跪立玉阶之下的稚奴左右两侧还有背后,扯起三面巨大的大唐龙旗,替他挡去这三月暖春的“寒风”。
稚奴见状,知道太宗如此实为爱怜自己体弱,又念及母后之情,便知此事有望,精神一振,再行叩谢大礼。然后,继续静静跪着。
不多时,稚奴请了皇后灵位,跪在太极殿前,消息便在整个太极宫中传扬开来。
半个时辰之后,闻得消息的魏王与吴王,也各自匆匆入内,朗声同求太宗念在长孙皇后在天有灵,保太子一命之后,跟着下跪。
又过了半个时辰,除去那被押在内侍省天牢之内的齐王李佑,太宗诸子,全部都一同,至太极殿前,跪求太宗感念皇后贤德,力保其子承乾一命。
……最后,直到辰时,太极殿前,已然密密麻麻跪满了人,上至贵、淑、贤三妃,下至九品宫妇。内至晋王李治、晋阳公主、高阳公主,外至长乐公主、夫婿亦被擒拿的城阳公主、魏王、吴王、蒋王,诸位驸马……
全部都跪在太极殿前,请求太宗宽恕承乾一命。
辰时过,巳时又过。
……
巳时三刻,太极殿里,终究有了动静。
太宗诏着百官即刻入朝,议太子一事。
又过两刻之后,诸臣便整列持圭,恭礼入内。
午时刚过,太极殿门前,内侍监王德宣旨,道太宗纳通事舍人来济所奏:“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之语,着废太子为庶人,以日后流放,远离京师为戒。
众人闻言,山呼万岁,尔后各自散之。
……
太宗站在太极殿内,看着那些熙熙攘攘离开的人们,脸上只是淡漠。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立在一侧,李绩在后。三人便同时轻叹。
太宗淡漠道:“几百号人,真正不想承乾死,真正想他好的,只有四人而已。可惜,他不听话,不然待朕百年之后,这些人再跪在这里时,却都只能想尽办法,得他恩宠了。”
长孙无忌知道太宗所言,乃晋王稚奴、晋阳公主、长乐公主、城阳公主这四人,心下不由恻然。
房玄龄轻轻一叹,便道:“主上,这些都是小事……目前最大之事,却是当立新储啊!”
太宗转身,扫了他们三人一眼,然后长长叹道:
“朕今日累了,改日再说。”
“主上……”
长孙无忌待言,太宗便厉声道:
“朕说朕累了!”
三臣悚然而惊,急忙告退。
……
片刻之后,立政殿正殿之中。
太宗急急奔向迎上前来的德安,厉声道:
“不是刚才还好好儿的么?怎么突然就风疾发作了?”
德安满面大汗:“王爷昨日今日,都因为担忧太子殿下之事,不曾按时服下药乳,方才刚将娘娘灵位安好,便昏倒了……”
太宗闻言,愧痛难当,便当下着人速延孙思邈入内。
不多时,孙思邈便入,替稚奴扎了针,又使了药之后,稚奴便慢慢清醒过来。
稚奴才将醒来,便见太宗守在自己榻前,心下一暖,便轻轻一唤:
“父皇……”
太宗绷着一张脸,眼底却有丝丝温暖:
“你是个好孩子,稚奴,可是你今日所为,实在不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