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位有变,风云暗争十六-第2/3页
媚娘轻轻一笑:“解救太子?何须解救?”
徐惠一怔。
媚娘才道:“太子若果要反,那以他之性格,便是太子妃也劝止不住,陛下、长孙大人、魏大人房相这样不世出的名师豪杰尚且治理不得,咱们又如何止得?稚奴又如何止得?”
徐惠一颤。
媚娘又道:“说明白一些,惠儿,陛下这是在借齐王殿下,给太子殿下最后一次机会——也是陛下扶他,真正成为大唐之主的最后一次考验,看他是不是能够守持本心,坚而不移。
若太子殿下够清醒,能够看清大局,那便还是太子,还是陛下最宠爱的儿子。还是大唐的好君主。
若他不够清醒……那他能得到的唯一结局,就是一条路……
死!”
徐惠双脚一软,险些倒地。
……
良久,徐惠才抬头,看着突然间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媚娘。
媚娘却无察无知,只是平静地分析着:
“而以眼下来看,太子还是不够清醒的……或者说,魏王与杨淑妃,根本都不打算让他清醒。
所以,太子要反,已成定局。想必陛下此刻,已然明白了局势所在,也已经开始着手布置了。”
徐惠依旧不敢说话,连呼吸都不敢动静太大地看着媚娘——这样的情形,只有在与太宗相处时才有过……如今,却不知为何,她看着媚娘,竟也有了这等心情:
吃惊,钦佩,还有一种……担忧自己所有的秘密,终究逃不过眼前此人目光的敬畏感。
媚娘又叹了口气,道:“所以……太子一反,魏王便也会跟着一同倒下。”
徐惠一惊:“为何?陛下……陛下很宠爱他……”
“可他不得众臣欢心!尤其是长孙无忌,他自己的亲舅舅都觉得他太过聪明,心存狡诈不喜欢他,何况是其他臣子?
他甚至……甚至到现在,还跟害死自己母后的韦氏一族牵连不清!你想一想,便是陛下因为一时宠爱,心软而欲立其为储,房相肯么?长孙大人肯么?便是陛下自己……
一时立了他做太子,日后想起他与韦氏之事,再想起韦氏害皇后之事……再有一个杨淑妃一边挑拨一二……
他的太子位,能坐得稳么?”
徐惠嗟叹:“想不到……魏王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媚娘恨声道:“他就是太聪明了,以为自己当真是慧冠天下……却从未想过,他与太子一母所生,也因为同样身为长孙皇后所出,而得陛下与众臣厚爱……
可是陛下此生,最痛最恨之事两件——一是玄武门之变,逼得他不得不自残手足。一是长孙皇后之死,让他早失所爱……
魏王为权位,一连犯了陛下心中两大忌讳,便是陛下再仁慈,再无可奈何,情势所逼不得不立他为太子,也终究不会长久。
何况,陛下不是没得选择。长孙皇后所出,并非只有他魏王与太子。”
徐惠顿悟:“晋王……殿下?他?”
媚娘淡淡一笑:“觉得不可置信,是么?”
徐惠忧道:“晋王殿下太过仁慈……虽然知机无敌,可是却未必是个好君主。”
媚娘不答,反而问道:“去年陛下允婚薛延陀之事,你可听过?”
徐惠点头,突然明白了:“难不成是……”
“正是稚奴。只不过他不知道自己无意中,却替陛下与众臣解了一个大难题,只以为自己是替陛下解了一盘棋而已……
是故,他当然不会知道,自那之后,陛下和长孙大人,房相的目光,已然放在了他的身上。”
“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知道,陛下心结必然需要有人得解。而能解开此结的,便是稚奴——惠儿,以你对稚奴的了解,若他为储,可有哪一王会死?”
“都……不会!都不会!”
“正是。陛下眼下最头痛的,便是要设法保得太子承乾、吴王恪、魏王泰、晋王治这四子齐全——
既因为陛下子嗣众多,最疼爱的却是这四个;也更因为冥冥之中似有天意,太子、魏王、吴王这般情形,与当年玄武门事前陛下与他诸位兄弟的情况惊人地相似。
唯一不同的,便是如今兄弟中多了一个仁慈宽宥,聪慧过人的晋王,稚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