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位有变,风云暗争十三-第2/3页
真珠可汗闻言,便放契苾何力与其族。
何力既归,遂力谏太宗不可以帝女适之,以免增其威势。太宗纳之,乃依房玄龄之计,着诏真珠可汗亲至灵州迎公主鸾驾,更诏以杂畜十万之数礼之。
后果如房玄龄之料,薛延陀倾国之力觅得十万马羊,然行聘途中极地苦寒,天降暴雪,牛羊马匹死伤过半,太宗于是以薛延陀失礼之故,不准出降公主。
薛延陀人财两失,大怒,然因大唐兵盛,只得略有侵之。
太宗因契苾何力之忠,特授右骁卫大将军。
契苾何力因知遇太宗恩,更加感激不甚。加之闻得自己一命竟为晋王一力所求,心生感恩知报之念。
是年十一月初五,张俭有奏,高丽有变。太宗闻之不语。
月末,毫州刺史裴行庄奏请讨伐高丽,太宗道:
“高丽王武职贡不绝,为贼臣所弑,朕哀之甚深固不忘也。然因丧乘乱而取之,虽得之不贵。且山东弊薄未兴,朕实不忍论用兵之事也。”
又是月末,广州都督党仁弘因贪被罢,诸臣上表请斩。太宗不忍,欲为其求得生路,却终因其罪过滔而不得。乃以己手诏降于诸臣言:“朕有三罪:知人不明,一也;以私乱法,二也;善善未赏,恶恶未诛,三也。以公等固谏,且依来请。”更以薄席坐南郊,三日之中,每日仅得一餐素食,以求代其之过。
臣下感沛,乃谏之止。
太宗固不受。三日之后,贬党为庶,流放钦州。诸臣闻之,表虽以为不好。私下却感沛太宗恩德,更忠于君。
贞观十七年正月十五,太宗酒宴群臣,乃道:“朕素闻坊间私议,道太子有足疾,魏王又颖悟,多从朕游幸,遽生异议。
且有徼幸之徒,已有附会者。
然太子虽病足不废步履。且依《礼》,嫡子死,立嫡孙。象儿已然五岁,朕终不以孽代宗,启窥窬之源也!”
言毕,乃取剑斩杯,以示警醒,诸臣闻之,悚然。
贞观十七年正月十六日。
太宗方启早朝,忽闻殿外飞报,道魏征病重,竟吐血倒之不起,大惊,竟自弃朝而上马,独骑亲至魏府。
诸王百官闻之惶然,皆以车马随行。
……
片刻之后。
魏府。
太宗扔下马绳,独自拿了马绳,疾步入魏府,见得魏夫人裴氏,便含泪问道:
“玄成(魏征之字)如何了?”
裴氏正悲泣,猛可里竟见一身着黄金龙袍之男子,独自立在自己身前,不见随行,竟至呆怔。良久才察,慌忙欲行大礼,却被太宗一手扶起,只含泪问:“朕的魏卿家如何了?”
此时,众随行方入。
裴氏便泣指内室不语,太宗便急忙疾步入内,身后王德方方落地,见状急忙跟上。
内室中,一张薄床之上。
魏征已然是形容枯槁,眼见不得良久时日了。一边立着的,正是先前太宗派入魏府,留宿以观魏征病事的中郎将李安俨。
见得太宗,李安俨急忙行礼,太宗便止,又问:“如何?”
李安俨摇头,太宗便泪如雨下,又想起一事,忙问王德道:“稚奴可来了?”
王德正待答言,便见晋王李治入内。
太宗便急道:“稚奴,速请老神仙入内,务必要医得魏相!”
稚奴见状不敢久误,片刻乃请得药王孙思邈来医。
孙思邈见之,便摇头不语,太宗便悲道:“魏卿不可失。”
孙思邈乃答:“魏大人忠直,老道人久闻其名,亦感佩也。然天命有尽,人力无可奈何。至多可延一日寿,以了后事罢了。”
太宗闻言,便大放悲声,悔恨不已,诸王劝解无用,晋王遂以求告,孙思邈以金针术,使魏征复醒。
魏征知自己时日无多,便多加劝慰太宗。太宗闻言,更悲之,乃问其可有何心事未了。魏征强言宗周二字,便再不得语。
太宗闻之,遂急召长孙皇后所出幼女新城公主入魏府,当即下诏,着降公主于魏叔玉,且指其示于魏征曰:“魏公,得见新妇!”然魏征已不能谢,太宗悲不能胜,遂意守之。众臣劝之无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