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内,风云再起三-第2/3页
王德知道,这偌大的宫中,也只有王德知道,他究竟是为了什么,一步步走上这皇位,成为这千载明君的。
为了天下万民,诸位臣将安危之意,为了自己的梦想与希望,四分。
剩下的六分,都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爱妻娇子,不死于宫闱斗争之中,不沦入他人之手。
这些事,王德很清楚,并且他也很清楚。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能够明白李世民这番心思,这种情绪的,再也不会有。
他更清楚,后世会给这个男人,什么样的评价。
但是他不会去为李世民解释,更不会让人知道李世民的心思。
因为这些,是属于李世民的。与他人无关,与历史无关,与江山无关……
世人只要知道,他是个好君王,好夫君,好父亲。
这就够了……因为李世民不想要别人知道他的心思,除了无忧之外,包括儿女们,他也不想让孩子们知道。所以,够了。
王德默默在心里念着:
是呀……
这就够了。
次日早朝。
太子门下中书舍人马周上奏,请太宗治四夫人之二,淑妃杨氏无视国法,纵殿中人美人郑氏擅用私律,于罪证不实之下,仍强敢行不悌之事,竟不顾己身卑微,越制令人收五品才人武氏于前,又着私刑拷打在后。罪当降位减俸。
太宗怒斥其不知礼,美人郑氏出身高贵,性本淳厚,且初初入宫便受此等惊吓,若淑妃不以此法治之,恐后廷流污,毒害无边。
然马周强奏,道若果恐后廷污毒害无边,则当详审此案,以求真凶,而不当如此草率行事。且又言郑氏既早有防备,只怕有人设计陷害也未可知。
太宗闻言,颇有所警,遂准其奏,令大理寺正韦待价监办此案。
……
是夜。
太子殿中。
稚奴看着喝得醉了睡着的大哥,心中一片纠结。
如自己所料,马周上奏,获准了。
他该高兴的。可是不知为何,却高兴不起来。
原来在父皇心目中,他真的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只要哄哄就好的孩子。
逢上大事,还是一个五品官员的话,比他来得更有用。
紧紧地,他捏紧了手中的酒杯。
原来……
只有宠爱,是无用的……是不能保护好她的。
原来……
只有权力……
才能保护好她。
才能让她,一世无忧。
“咯啷”一声,秘色瓷杯应声而裂。
刹那间,他指缝中鲜血横流。
这鲜血之色,竟然染红了他的眼睛,让那双原本如雪夜晴空的双眸,浮上一层血意。
同一时刻,九成宫禁牢之中。
太宗站在媚娘的牢房前,由着狱丞紧忙地开着锁,目光,却只盯着那个监牢中,抱着膝盖,看着天空的小女子。
锁开了,王德推开门,太宗慢步而入。
审视她一番之后,才道:“看来他们还是对你下了狠手。”
一边说,一边坐在由狱丞搬来的圈椅上,看着她。身边的王德,一样样地将食物摆放在桌面上。
最后,还摆上了一壶酒。
太宗挥挥手,着王德将左右摒下,王德又看了看媚娘,这才出去,亲自抱了拂尘,守在牢外,不教他人靠近。更仔细地盯着两边根本无人的牢房,防止有人偷听。
媚娘木然转过脸来——幸好,这一次,脸上无伤。
“你恨朕么?”
太宗亲自斟了一杯酒,慢慢推到她面前。
媚娘看看这酒,慢慢移过身子,端起来,一仰而尽,眼中方才有些亮光:
“这不是陛下的意思。媚娘知道。”
“你不知道的,是为什么朕明明恨极了那杨淑妃,却放着这般大好的机会,不去整治她。是么?”
太宗问。
媚娘点头,又自己倒了一杯,奉于太宗面前:
“陛下夜召媚娘弈棋之时,媚娘已然知道,陛下看似于四妃之中,最宠淑妃娘娘,可其实最恨淑妃娘娘的人,就是陛下。
可媚娘实在不明,陛下现在江山稳固,后继有人,这淑妃娘娘也一直受众臣非议。欲除她而后快之人,不胜枚举,陛下为何一直留她至今——陛下不用多解释,媚娘知道,此番之事,与淑妃娘娘再无半点关系,那郑美人看似是淑妃娘娘的娘家人,只怕也与……与那韦昭容脱不了干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