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论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修行者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大部分的民间传记有这么一种说法,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厉害的人物,要么是天生不凡,要么是天资绝世,例如出生之时天降异象,有龙吟凤鸣之声。要么就是身怀奇物,自带物理外挂,王者光环一出,奇遇连连,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这个世界无尽生灵,星河无穷,特别是依靠这么大体量的基数,是绝对能够保证出现足够多的优秀体质的,然而最后能够走到最高的却依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那么就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个问题,那些能够成为威压众生,立于绝顶之巅的人物,他们所依靠的究竟是什么呢?

        老道士认知范围有限,他的生活轨迹只在大风王朝之内,他无法找到足够的佐证去论述这些“意料之外”的现象,无法  论断这些在修行中的因素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毕竟自己一来没修行过,二来那些所谓的天资啥的那是一样都没见过,只能对照着大风王朝的风风雨雨几千年历史,假设推断。

        老道士认为绝顶人物之所以能够达到那种高度,仅仅依靠某种宝物或者某种体质这些外在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这些东西绝对无法让他们走到绝巅,正如大风王朝数千年历史,大部分有名的君主都不是王公贵胄,而是生于毫末,崛起于血火

        老道士这一生对修行一事颇有遗憾,也隐隐有着一丝不甘,所以心底对清风是有某种期盼的,期盼清风能在这条路上去走一走,探一探。但同时心里也有些矛盾,自己天资聪明,根骨奇特都无法修仙成功,那小道士又怎么能成功呢,难道非要把小道士搞成自己现在这样子?

        不过虽然一直纠结,但最后老道士还是把魔爪伸向了清风,给他一个新的选择,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将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寄托了自己对这个世界最后一点留恋的执念放到了清风的身上。老道士修行数十年还是有点心得,自己能感觉到清风的天资啥的并不优越,最起码相对自己而言都略有不如。所以只能在清风小道士的性格,思维方面动手,以寄希望于有朝一日出现天大的机缘的时候,他能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去做出选择,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

        清风十岁了,按大风王朝律法,少童满十岁,需入学校上学。大风王朝这个规矩也是有一番说法,大风王朝有这么一个机构叫国子监,也就是教育局。它呢主要负责整个王朝的教育管理,向上输送政务人才,向下培养社会维稳劳工也就是干活的。当然了这个王公贵戚毋庸置疑那是属于前者的,而小清风呢那就肯定是属于后者了,你既不是皇亲国戚,又不是权二代,甚至家里连个臭钱都没有,一个三无家庭,下地干活就是你的唯一出路

        大风王朝的这种培养模式很有意思,也是在这种封闭情况下自然衍生出来的一种社会道理,这个道理也是能让大风王朝发展几千年依旧这么落后同时又没出太大乱子的关键原因。大风王朝的扛把子们有这么一种想法,无论什么政策,什么观念,什么新鲜物件,只要你是能稳定王朝统治,能让我过得更舒服,更快活,那就是好东西,自然教育也不例外

        大风王朝对平民百姓的教育那就是这么一种畸形的教育。说畸形也不合适,只能说在没有外来势力的压迫,人民手中的力量无法与统治者抗衡的情况下自然而然行成的这么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愚民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