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晋江文学独家发表





等太平车装饰一新,  堪称古代版的劳斯莱斯后,荀澜就以车和京城中的皇亲国戚,交换颍川的百亩良田。

        当然,  其实是对方以良田交换丹药,  车只是锦上添花。不过荀澜趁机大做宣传,大张旗鼓地将太平车送入京城,在京城打响知名度。

        毕竟京城富人最多了,  都是好韭菜,  这样可以补贴低端太平车的制造成本。

        车厂做出来的独轮车和双排车则在煤矿挖掘和冶炼中派上了大用途,一时顾不得大量卖给民间用了,批量产出来的都用在了制造业上。

        但总得为日后推广使用先做好铺垫,毕竟这些机械都是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东西,早晚都要推行。荀澜想了想,  采用了饥饿营销的法子。他现在新设了一家卖农具的农副产品坊,主要卖锄头、铁锹等。正好将车放在门口来卖,  顺带打响农副产品坊的知名度。

        “每个月用抽签的方式,  以超低价卖两辆车,富户不许参与。”在看了抽签那日的人山人海后,  徐庶、戏志才等人不由感慨:“主公新颖的法子真是层出不穷啊。”

        除了表面的热闹,他们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希望。

        如果说其他州郡的百姓犹如一潭死水,  阳翟的百姓就如咕嘟嘟直冒的泉水一样,街上普通百姓自己都说:“我以前早上起来,老是觉得活不下去了,现在觉得,只要我勤快点,  说不定有什么好事儿就轮到我头上呢!”

        在乱世,  希望是比金子还要珍贵的东西。

        因此,  奔向阳翟的人络绎不绝。有商队,也有活不下去的流民。豫州来了一个活神仙的州牧,为了百姓不顾朝廷的诏令,给百姓减免赋税的善举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开来。这个年代的人安土重迁,若是家里有几亩薄田,勉强能养活几口人,鲜少有人背井离乡。只有活不下去的饥民,才会一路吃野菜、剥树皮,一路艰辛地去大城乞讨。

        黄盖是单骑走的,他嫌弃商队的速度太慢。在乱世之中,一路上自然不太平。好在他弓马娴熟,更擅长使用一条铁鞭,凡是招惹他的贼寇,都吃了苦头。

        及进入豫州地,他发现遇到打劫的流寇明显减少了。路上甚至见到了一座人去楼空的土匪寨子。

        听路人说,这些土匪山贼都往崇山峻岭中搬去了,再也不敢嚣张。黄盖不由好奇是谁这么厉害,众人说是一少年将军,名赵云,是州牧听说他擅长打击黄巾贼,特地从冀州请来的。

        黄盖听闻,不由摸了摸自己怀里的邀请信,面上浮现出一缕希冀来:希望豫州牧果如传闻般知人善用,自己这般的年纪,已经不起蹉跎了。

        黄盖也没想到,自己抄近路翻山的时候,竟然遇到了传言中的少年将军。他穿着一身银色的铠甲,手持长/枪,正以一敌十。

        赵云率领的人不过一百骑,面对四五百人的匪徒毫惧意,个个都是以一敌三的好手,但对手十分狡猾,居然拿出来了各色的绳索,甚至还拿着渔网偷偷跑到了树上,似乎打算来一个从天而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