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曙光一号诞生-第2/3页



  这个时代,能做到这样的报社来,那都是千挑万选的,政治过硬是基本条件。

  签署保密文件,他们不但不觉得有问题,反而更加的高兴。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国家取得的进步,超乎他们的想象!这怎么能不让他们这些人兴奋呢!

  随着核心处理器的成功,整个曙光一号的项目组都忙碌了起来。

  虽然这个时候的良品率低的吓人,但是,起码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了。

  赵烨微搓大师的名头更响亮了,因为他亲自参与的生产,良品率比别人高了好几倍!

  现在整个项目组,已经有一百多片优良的中央处理器可用了。

  等到所有部件都到位之后,赵烨开开心心的投入到了“攒电脑”的活动中。

  主板是722厂提供的,虽然赵烨最后才提出这个概念,但是722确实是有实力的军工厂,按时按质的提供了赵烨他们的所需。

  主板芯片是被焊接上的,然后是连接键盘的“输入汉卡”。这个就不用焊接了,而且直接插入主板预留出来的插槽内。

  这个插槽很有这个时代的风格,一条沟槽,里面是一排密密麻麻的小孔,而“汉卡”上是一排缝衣针那么粗的针脚,钢制镀金!

  说起来,这台曙光一号,很多的线路,都是黄金做的!这不是为了什么贵重,只是现在的工艺还不能完全克服铜质材料的氧化。

  这才在关键部位都是用了黄金。

  不过大部分是镀金,倒是也用不了多少贵金属。首批十台很快就组装了起来。

  赵烨看着这个笨重到变态,丑到爆的“计算机”的时候。真有点后悔答应了慈教授他们管这个叫计算机了。

  这要是就下了照片,以后的人得怎么嘲笑他们啊!

  整个机箱就是一个桌子那么高的铁箱子。在箱子的背面有散热用的电机风扇。

  正面一个操作台直愣愣的伸出来,上面镶嵌着一个键盘。

  在往上就没有了,一个上翘六七十度的小屏幕,就那么孤零零的被镶嵌在同一水平面的背板上。

  赵烨承认,机箱这块他没有太多参与,都是这帮人看着弄的。可是,这样子也太丑了吧!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个雷达控制台呢!

  咦?慈教授好像就是搞雷达的吧?怪不得有这么怪异的审美!

  唉!算了,重新设计来不及了。也只能先这样了!总之他不能跟这台机器合影,怕让以后的人笑话!

  开机!

  “呜呜呜!”

  赵烨眉头一皱,这个机箱里虽然放进去了五六个散热器,但是这个声音也太大了吧!

  还有,这才刚开机,用得着一下子都启动么?温度不是还没有上来嘛!不用问,温度感应设备没有,变速设计更是无从说起了,只能这么硬怼!

  算了,不能要求太高!再说了,都是细枝末节,不影响,不影响的!赵烨默默在心里开导自己。

  屏幕亮起!一个光标开始闪烁。

  赵烨输入了一个命令:

  “计算//

  设x=字节(2);

  公式:x=1+√3;

  x=?

  执行//

  ”

  全中文命令行!

  这个“操作系统”虽然简单,可这也是操作系统!

  如果未来,有人要吹牛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中文的,赵烨觉得也能说的过去!

  当赵烨按下“回车”键,屏幕上立马就蹦出了运算结果!

  “x=2.732050807568877”

  成功啦,成功啦!

  所有人都高兴了起来!虽然这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函数运算,可是,基本代表了他们的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接下来,就是各个数学专业的人来进行更加复杂的测试了。

  现在的操作命令还很少,不过应付科学计算是足够了。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数学测试组的人,一天24小时的进行复杂的数学测试。往往是他们设计一个复杂的公式,然后排队等着上机运行。

  等待的时候他们也没闲着,而是自己用算盘计算自己写的公式的结果。

  往往很多时候,计算机结果都已经出来很长时间了,自己的计算结果还没有出来。

  不过他们也不觉得无聊,反而还很振奋,他们越是比不过计算机,不恰恰证明了,他们前期工作的有效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