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万众一“芯”-第2/3页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输入组可是没少下功夫,不说研制了专门的“芯片”,就是整个存储器都一扩再扩。

  整个“汉卡”被这些人整的比一本书还要大。不过效果也是喜人的,这里收录了一万来个汉字,还有所有已知的科学符号和汉字符号。

  “烨子!你来了。看看我们的成果,怎么样!”张教授不无炫耀的对着赵烨说道。

  “非常不错,就是大了点儿!呵呵”赵烨确实挺满意的,虽然大了点儿,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的工艺就这样,不过也算是世界最高水平了。

  “这还大?这已经够精简的了!”张教授听了赵烨的“抱怨”,非常不开心。

  “呵呵,我不是那个意思,这个东西真的非常好,大是因为我们目前的技术问题,整个设计来讲,非常完美了。”

  “这才对嘛!哈哈哈哈”张教授这才大笑了起来。接着又说:“烨子,我也是最近才知道,你还是个文学家,怪不得这么聪明呢,能发明汉字的拆字法!”

  赵烨听得一头黑线,文学家就能证明我聪明了?不应该是科学家才更聪明么?

  “呵呵呵,我也是偶然发现的。做不得数,做不得数!”这可不是他搞出来的,而是后世的一位大牛的辛勤成果。他不敢居功,可是别人不知道啊,一时间真的是“马屁如潮”!

  这可不是单纯的马屁,而是这些科学家的佩服!坦白说,没有跨学科的非凡技能,还真的想不出这个来。

  赵烨默默向“前辈”致敬一下,就心安理得的占了人家的成果了。

  主要是五笔字型太特么好用了,太适合现在这个时期了!反正他自己是没本事再想出一个新方案的。

  想要造出合格的芯片,仅仅是设计还是远远不够的!

  赵烨在各个组转了一圈,最后才来到了地下实验室。

  这里已经装配了五台光刻机了,都是这段时间赵烨和几个高级技工的成果。

  今天要搭建的是另一个“车间”的蚀刻机。以前已经有了一台,可是为了配合光刻机的扩容,蚀刻机也再次的增加了。

  整个地下空间越来越挤,赵烨已经不止一次的上报这个事情了。

  不过幸好,联合厂那边也有一个很大的地下室。只是8号实验室这边的跟那边的没有连通。这是当初没有考虑到的情况。目前工程兵正在施工,在两个地下室之间,建立一个通道。

  在目前的联合厂里,同样在为曙光一号奋战着。掩模曝光设备,刻画设备,冲洗设备,都在紧张的研制测试当中。

  出了联合厂,更多的配合单位一样在加紧工作。硅锭的生产厂,切割打磨单位,还有封装材料的研究所等等几十家工厂和研究所,无一不在按照研发和生产要求,紧张的工作着。

  有的已经完成了这一次的目标,正在向更高标准前进,有的正在为这次的目标,夜以继日的埋头工作,争取拿出成品率更高的产品。

  一颗小小的“芯”,就是在这样无数人的投入下,一点点的诞生了。

  又是两个多月过去了,今天是中央处理器,试制的日子。

  还是上一次的规格待遇,三四个摄像机和照相机,对准了赵烨的操作台。

  配合他的是七八个技术最高的技工。这段时间,很多技术工人投入到了小规模芯片的生产中来了。为各个子系统提供产品的同时,也磨练了技术,取得了不少的经验。

  今天就到了考研他们的时候了!

  按照赵烨制定的工艺流程,整个芯片的生产,被分拆成了几十道工序。这已经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了,当然非让他自己来也不是不行,只是没有那个必要。

  这个东西总要交给技术工人来做的,他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代替不了无数人!尽管他有作弊器,但是什么样的作弊器也代替不了千千万万人的力量。

  赵烨稳了稳心神,就宣布试制开始了。

  一下子,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

  大家大气都不敢出了,生怕打扰了这些技工的工作。这可是全人类最精细的操作了,来不得半点的含糊。

  随着一道道工序有序的进行,首批试制的十块芯片,正在有条不紊的再各个环节流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