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朝堂辩驳



        周以洺此话一出,朝堂之上静了下来。

        今日早朝争论的重点不就是“戴罪立功”的三皇子该不该赏。

        边关与禹国刚签订停战协约,三军班师回朝理当论功行赏。

        作为本次战役中军功显赫的三皇子则就成了矛盾的中心。其一,其他弱冠之年的皇子均已立府封王,而三皇子因着其母族的缘故被外派到边关,一直没有任何封号。其二,三皇子立了大功劳,理应受封行赏。可,问题就出在三皇子出身之上。

        三皇子生母沈贵妃乃沈家嫡女,光兴五年,沈家参与西南王谋反一案被满门抄斩,沈氏当时也没能逃过一劫,御赐毒酒一杯。后三皇子被过继到杨贵嫔名下,年满十五岁便隐去身份派到军中。

        而在此之后,三皇子一路立功上升,直至去岁已成为抵御禹**队的主要将领之一。

        此次大败禹国,三皇子屡次立下战功,与其部下穆之恒相互配合夺回数十座城池,打得禹国将领连连败退。

        前几日收到边关捷报与禹国降书,就已经有人提议为三皇子封赏,委以重任。而太子一党则搬出了当年西南王谋反一案,试图压下三皇子战功,同时将三皇子调回京城。

        周以洺率先反对此举,因此在殿中与上书者辩驳。

        “圣上,老臣有话要说。”

        站出来说话的人乃是太子的舅舅,如今的辅国公钱孟行。

        上首的皇帝撩了下眼皮子,看向钱孟行:“说说看。”

        “老臣以为,三皇子一事应以预防为重,避免当年之事重新上演一次。”钱孟行义正言辞地道。

        他此话一出,便有大臣跟着站出来。

        “臣等附议。”

        稀里哗啦,大殿之上跪倒一片。

        再看还站着的,丞相周以洺,再加上御史大夫穆弈,以及镜玄司指挥使顾子清,其余三三两两的也都是以这三方为首。

        “圣上三思,且不论三皇子此番立下如此战功,按理说其他成年的皇子皆已出宫开府,而三皇子弱冠早过,如若一直尚未有封号的确不妥。二来,如若不赏,如何在定军心?”

        说罢,御史大夫穆弈撩开衣袍跪了下来:“老臣以为,三皇子当得封赏,而不是被已经平息多年的旧事牵连。”

        “穆御史所言,正是微臣所想。”顾子清也站了出来,顺势跪在穆弈身侧。

        见此,其他人也都自发站了出来。

        周以洺再拱手,道:“圣上,微臣与穆御史所执同辞,还望圣上早日定夺以安抚军心。”

        皇帝目光扫了殿中众人,心下早已有了答案。

        他沉吟片刻,道:“如此,那便论功行赏。”

        皇帝在人群里扫视一圈,目光锁定在周以洺身上,缓缓地道:“此事交由丞相负责,大军入京师之日,丞相代朕犒赏三军,即日起,有司筹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