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节 混凝土-第2/4页
“且在一旁坐下说话,我还有份奏折要看。”李世民吩咐道,然后又命人上茶。
旁边侍候的宫女忙趋前上茶,高士廉端着茶杯,心里却在琢磨李世民的反应……从表情上来看,李世民的心情应该是非常的好,这明显是他正在看的那份奏折上的内容很令他满意,而不是因为自己回来的原因。
想到这里,老头好胜争强的心思又盛了起来,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会让皇上觉得比自己成功研究出混凝土还要高兴。
想自然是这么想,但高士廉还没有糊涂到当面质问李世民原因,而是心神不安的琢磨,趁琢磨越不甘,连糊子都翘了起来。
过了不太长的时间,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端起旁边的茶碗喝了一口,然后将茶碗放下,和颜悦色地问道:“你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回长安了吧?”
“回禀皇上,是十个月零二十一天。”
高士廉连忙放下手中的茶碗,微微垂头,拱着手向李世民回禀道:“微臣这次督制混凝土成功之后,便开始小批量试生产,在进行了近万次的试验,终于确定了正确的生产方法,并且已经成功地运用到洛阳、雁门关和潼关的城墙修缮之中。”
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周的气氛之下说出来,感觉是绝对不相同的,因为老琢磨着李世民刚才为什么喜形于色,高士廉答话的时候便将脸上的得色收敛了几分。
“这用混凝土修缮城墙,效果怎么样?”李世民关切地问道。
突厥来去如风,就是倚仗着骑兵,而大唐目前应对的方法就只有依靠坚城来防御,混凝土的出现,明显会让城市的防御力大大提升,从而减少损失。
“高爱卿辛苦了!”
李世民喟然长叹:“这么长的时间离家,既然回来了,那就应该先回家一拿,着什么急进宫?”他的语气有些责怪,却是让高士廉十分的感动。
“多谢皇上,微臣惶恐。”高士廉垂首说道。
“李照!”
“皇上!”
李世民吩咐道:“把鹿鸣春刚进上来的金丝枣和张氏新制作的玻璃镜,各取两件赐予高士廉。”
“是,皇上。”侍立在李世民身后的内廷总管答应一声,立即转身低低的对侍女吩咐两句,那名侍女立即躬身从外侧绕出御书房。
高士廉起身行礼道谢,却又说出了一番道理:“皇上厚爱,微臣受之惶恐,混凝土试验成功,非臣一人之功。请皇上明察!”
李世民笑了:“你呀……高爱卿,我知道在这个混凝土研究上,工部有不少人立下殊功,但你也不会让朕将宫内所有的金丝枣都赐下去吧?”
高士廉也笑了:“微臣不敢!”
李世民摇摇头:“回去拟一份折子,将所有有功人员及其所立功勋记下,改日呈于朕!”
“谢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