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节 收养(第一更)-第2/3页





        张陵对于小婉的决定也是支持的,虽然是觉得多了一个喊爹的人有些不习惯,但用小婉的话说,权当是提前适应了,而且这些日子,他也没有多少时间在家里。

        王守拙再过几天就要去河北任职,沧州刺史,他已经向朝廷推荐张陵为沧州别驾,理由当然就是张陵曾经在河北任过职,有一定的经验,而且有过在工部任职的经历,对于百废待举的沧州来说,正当用。

        “鸿渐,你别着急,皇上那里已经同意了,我本来想与你一同到任的,可圣旨和吏部那边催得急,只能先过去。这样也不错,我先了解一下情况,你去了也可以放开拳脚。”王守拙和张陵此时就在鹿鸣春的包厢里,过几天,王守拙就要去上任,而宫里虽然传出李世民已经允了王守拙所请,但正式的旨意还未下达,所以张陵还得继续当他的京官。

        “大人,这次您不带家眷过去吗?”张陵问道。

        “呵呵,暂时还不知道那里的情况怎么让,就不让她们娘几个过去了,等安定下来再说。”

        王守拙眉毛一样:“鸿渐,你不是现在就考虑能不能带小婉过去吧?”

        张陵脸一红:“哪里,大人,我只是随口一问。”

        “哈哈哈……不用解释,我明白的。”王守拙哈哈笑道。

        接下来,王守拙跟张陵聊起沧州的局势,这两年虽然沧州的民生已经渐渐恢复,但地方上还是十分的艰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经历了隋末动荡之后,李世民深知民心的稳定对于朝廷的重要,所以李世民想派下去一批能吏改变一下目前的局势,而王守拙无疑是他所信任的,而且他还有意重用王守拙,自然是要将自己的心腹能臣安排在重要的地方,为进一步提升做准备。

        “要想富,先修路,靠水近,吃码头。”张陵想起小婉所说,“交通,交通,只要大路通畅,来往的人多,自然就富足了。”张陵说道。

        “呵呵,你小子。”

        王守拙最近的压力其实也挺大的,自从知道李世民有意向将他调至河北,他就对河北的情况特别关注,只是河北各地历经战乱,到处破败不堪,联想到李世民对他的期望……那压力还不是一般的大。

        “王大人,总的来说,河北虽然局势不太好,但这也不失为好事。下官抖胆说一句,这出成绩的可能,比条件好的地方更容易。无论是看长远还是看现在,河北的情况只能会越来越好,在别的地方用十分力才能出成绩,在河北只需要一半的力量。”

        两个人都喝了点儿酒,张陵侃侃而谈:“沧州是好地方,金丝小枣、冬枣、鸭梨,这些特产连皇后娘娘吃了都说好,如果建了码头,让百姓多种植枣树,可以运往大唐各地。而且沧州的海岸线绵长,可以晒盐。只要下几分心思,沧州就是大人的晋阶之梯!”

        “那你看需要多长时间?”王守拙问道。

        “如果是小效益,这两、三年光景也尽够了,如果想大干一番,至少也应该做五年吧。”

        王守拙亲自给张陵倒了杯酒:“说得好,那咱们就大干一场,用五年时间,让河北不再成为陛下的后顾之忧!”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将局面提升到整个河北的层次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