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结局



袭庆坊一如既往地热闹,戴着竹帽遮掩住大半张脸的牧羊驾着马车,七拐八拐,熟门熟路地来到一家药铺,片刻后他拎着几包药出来,又驾着车熟门熟路地到了常乐坊的一个小院。

        王敏之又戴上了竹帽,倒是没有再戴面巾,他敲了敲门,三长两短,约莫敲了三次下,小院后门被拉开,门里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

        她生得一张秀美的脸庞,嘴角处却偏偏有一道铅粉都遮不住的伤口。

        王敏之眼神一变,“五姐,他又……”

        王五娘偏了偏头,不自在地笑了笑,“无碍,只是看着严重。”

        王敏之眼中划过一丝痛色,他默了默,忽然拉开王五娘,拔腿往里闯,王五娘吓了一跳,慌忙拉住他,“十二弟!十二弟不要!我没事,我真的没事……”

        “五姐——”

        “不值得!”王五娘眼眶红了,嘴角却弯起,“十二弟你是玉瓶,他是个畜生,不值得……不值得!”

        “可若是连家人都护不了,我是什么重要吗?”

        “十二弟!”王五娘强忍住眼泪,“你若是不听五姐的,以后便别再来了!”

        “郎君,若是闹出事,五娘子的日子就更难过了……”牧羊也劝道。

        王敏之握紧的拳头慢慢松开,他拿过牧羊手里的药包,递给王五娘,又递过去一个褡裢,王五娘咬唇,“我不要。”

        “是我挣的,不是……王家的钱。”

        卢家书铺隔壁的两间屋子修整好后,正式挂上卢家茶楼的招牌。

        楼上楼下两层,上面雅间,下面虽是大厅,却也以屏风、花木遮挡,清幽而雅致,颇为符合读书人的品味,因而,一开门便来客不断。

        茶楼中每月十五还会举办读书会,一楼大厅假山石上引了流水,作曲水流觞用,众人围坐,不拘是读《胭脂记》还是读经史子集,每场读书会留下的诗词文章,卢家书铺都会免费刻印成书,有那众人推举的好文章好诗词,还会登在文娱旬报上,供众人齐赏。

        这就让这些读书人心中暗喜了,要知道文娱旬报现在可不是那么容易登上的,自从《胭脂记》火遍全城,每日投递的信件得用竹筐装,而一张报纸就那么大,多的时候也不过能登几十篇。

        他们中不少人都投过信,但真登上的寥寥无几。现在报纸上竟然专划了一块登他们读书会的东西!

        那卢二郎还道,“读书使人通达事理、明辨是非,其益处不是简单能说清的,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读懂书。我们希望文娱旬报对得起前面的‘文’字,不止是面向读书人,更是面向所有百姓。诸位先生的文章议论能教导民众如何读书、如何思考,此乃教化之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样的事我文娱旬报当然要助诸位先生一臂之力!”

        “我知道大家都不是那等追名逐利之人,说不定还看不上我们文娱旬报,但请各位为了天下百姓,多多担待!”

        这话说得叫一干读书人如大夏天喝了一碗凉水一般,熨帖舒服至极,况且卢家茶楼每月的读书会甚至分文不收,说是愿为他们出一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