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求订阅)



        嬴政道:“天下的治理从来都不是易事,何况还是一统海内的大秦?当初天下一统,朕便召集群臣,商议过天下治理之事,当初朕也想过将天下沉疴一举革新,但最终,在很多方面都放弃了。”

        “甚至......”

        “选择了更为保守的道路。”

        “你设想的广开民智,其实当初也在考虑范围。”

        “只是最终朕及满朝大臣都选择了‘驭民’,或许你会认为朝臣是有私心,亦或者朝堂不明事理,但朕可以明确告诉你。”

        “非也!”

        “并非是朝堂目光短浅,也非是朝臣有私心,而是这事对大秦有弊而无一利,我曾让御史弋给朕讲过,你在士人盛会上的表现,你所讲的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但终究只是流于言表!”

        “眼下你的确有一些想法,也有些作为,想实现你在盛会上的所讲,但你对天下治理之道一无所知,甚至完全是在凭空臆想。”

        “广开民智?”嬴政摇摇头,冷声道:“你曾在学室上过学,应听学室的令史讲过大秦禁《诗》、《书》的原因。”

        “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

        “这是《商君书》的内容,即一千个只知道打仗种地的民众中,只要有一人精通诗书,就能导致这一千个人都不好好种地打仗了,就因为这句话,秦国乃至大秦一直遭至天下士人口诛笔伐。”

        “这句话错了吗?”

        “没错!”

        “只是世上很多人理解为大秦不接受《诗》《书》,其实这个理解在朕看来是有误的,朝廷禁止的是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以为高人一等,又不事生产,耽于逸乐的人。”

        “不过这些人大多读《诗》《书》罢了!”

        “天下这类人的数量并不少。”

        “若是广开民智,这类人的数量还会极速增加,而今天下士人的地位并不低,等到那时,民众下意识的会以为读书识字后,便能轻易的出人头地,但天下哪有那么多出人头地的机会?”

        “若是人人效仿,天下岂非乱了套?”

        “大争之世,之所以动荡数百年,就是因士人不谙沉寂,想要一施拳脚,实现抱负,但那时的士人数量有多少?等到天下广开民智之后,士人数量又有多少?”

        “十万?百万?数百万?”

        “由奢入俭难。”

        “他们习惯了捧读书籍,又岂会再甘于继续去耕种田地、去拿起兵戈上战场?等到那时,这些士人就会成为天下最大的动荡之源。”

        “再则。”

        “大秦眼下的确缺少官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