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求订阅)-第2/4页





        咸阳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任何一个举措,都得防备其中的万一之变。

        至于秦落衡。

        他并没有做太多考虑。

        秦落衡相对而言的确更适合,但眼下却是最不适合的,因为秦落衡的身份并没有对外公布,若是突然宣布让秦落衡为储君,不仅会引起朝堂非议,也会引起其他公子内讧,到时必然朝堂大乱。

        大秦经不起这等损耗。

        所以他几乎没有考虑过立秦落衡,想到这,嬴政眼中也露出一抹怅然,他自认评判洞察过人,但却一直觉得秦落衡性子不够沉稳,需要再三锤炼,因而一直压着秦落衡。

        但他若早点公布出来,何至于如此为难?

        以至于现在只能彻底放弃?

        而眼下最大的变数便是诏书,他须得防备其中的万一之变,现在扶苏远在数百里之外,若是公然颁行立扶苏为储君的立储诏书,最大的变数便是扶苏还没赶到咸阳之前,宫中已然事变。

        这种事并非没有可能。

        思来想去。

        嬴政还是选择了折中的办法。

        不明立储君,只是让扶苏赶回咸阳主持大丧,扶苏为兄长,自当操行自己的大丧,其他弟弟也无法反对,虽然扶苏的宽政主张跟朝臣多有相悖,但扶苏在朝中人望不低,以及自己平素对扶苏的期许,扶苏若是回咸阳主持大丧,定会被朝臣拥立为二世皇帝。

        他现在要做的。

        仅仅是让扶苏能奉诏回到咸阳。

        而且让自己病危的时候,朝中不至于生出大乱,以及让其他公子在这几日能相对安分,至于后续,他已经考虑不到了。

        但随即,嬴政又考虑到关中氏族。

        若是自己驾崩,让扶苏支持大丧,再让朝臣议立二世皇帝,此举却也意味着二世皇帝的人选只能是宫中这些公子。

        这无疑会引起关中氏族反对。

        这些氏族不乏知晓秦落衡身份的,到时恐会直接在朝中宣布秦落衡身份,甚至是力推秦落衡上位,扶苏在朝中虽有一定影响力,但在军中却无多少威望。

        恐不能服众!

        对于自己驾崩后的善后一事,嬴政考虑了很多,他以往从没有感觉到,立储之事会这么棘手,以至于,他已有些拿不定主意。

        良久。

        他才终于确定下来。

        而在嬴政的心中,已拟好了诏书。

        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会同大臣元老议立二世皇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