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文治整肃!(第三更)-第4/4页





        “可有异议?”

        嬴政的声音并不高亮,却犹如挟着雷霆万钧之势,威慑人心,博士们一片沉寂,大臣们此时,也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轰然爆发出一股呐喊声:“臣无异议,请陛下裁决。”

        嬴政豁然起身,居高临下的望着下方。

        冷声道:

        “商君主张的是天下行‘1教’‘1赏’‘1刑’。”

        “而今天下鼓噪不安,当是时拟定1教了,大秦一直以来坚持的都是法制,自然也当以法家为指导。”

        “儒家自诩为文明、为天理,朕就是不信,没有了儒家所谓的文明,所谓的天理,这天会塌下来,这地会陷下去,大秦推行数年的郡县制会重分封制取代!”

        “六国贵族也好,这家那家也罢。”

        “谁若想复辟,想鼓噪生事,尽可与大秦较量。”

        “朕今特诏:丞相李斯所奏,照准实施。”

        “这便是朕对复辟势力的回应!”

        嬴政话语落下。

        下方的大臣连忙躬身应和。

        “陛下英明。”

        另一旁的博士全都如丧考妣,一个个瘫坐在地,面上再无任何神采,子襄脸上也露出了掩不住的恐惧。

        三日后。

        嬴政的诏书附着丞相府令正式颁行天下。

        嬴政的诏书内容很简洁,只有简短的两句话:“大朝所议,制曰:可。准以丞相府令颁行郡县。”

        丞相府令则更加具体。

        这是一份真正影响天下的令书,此令,将李斯在朝会奏对化作了实际政令,其包括了各种事宜,此令名为《文治整肃》。

        自此天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焚书......

        ------题外话------

        历史上焚书是政治事件,是秦朝为了反倒退反复辟的政治行动,只不过后面被狭隘的曲解成了一场恶意的毁灭文化的暴行。

        而且秦朝焚书形式大于执行,根本不彻底,汉朝很多史料已经证明了这点“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可观”“先秦典籍之丧,非秦人亡之也,学者自亡之耳”等等。

        焚书令的本质是应对《道古非今》的政治思潮,并不是为了针对书籍本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