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书文无法!律条无载!(求订阅)-第2/3页



  “然后......”



  冶还没开始说,一旁的牢狱却是传来了声音。



  程邈振振有词道:



  “然后我就问老廷尉,何为官定书体?”



  “秦国有文字尹始,何曾有过明文规定?我也曾官府有任职,也看过官署公文,天下八书皆有,为何这老廷尉独独要给在下的书体定罪?”



  “那老廷尉被称为铁面执法,结果呢?”



  “他遍查官署公文后,只是把判罚书令中的‘非官定书体’改成了‘非公认书体’,这还不是同样在欺我?”



  “我就又问老廷尉。”



  “秦政求实效,有用便得公认,我以往写的书体都为官府认同,这不就是得了官府公认吗?为何现在他要临时限制?”



  “结果这王绾,直接给我判了罪,说:‘程邈写字,致人错认,故罪’,我当然不服,再次乞鞫,我又没写错字,有错也当是认错者的罪,我何罪哉?”



  “这老东西直接拍桉说,‘饿毙士卒由我而起,此乃事实,认错者有罪,写字者岂能无罪,先下狱,他去上报秦王决断’,然后就把我关进了廷尉府。”



  “书文无法!律条无载!”



  “我程邈无罪!”



  听到程邈的振振之词,秦落衡有些汗颜。



  真犟啊!



  程邈前面还称王绾为老廷尉,随后便开始直呼王绾之名,到后面更是直呼老东西,这是真的心中有郁气。



  随即。



  秦落衡就察觉到不对。



  问道:



  “不对啊。”



  “王绾应不会在这事上坑程邈,他既然承诺了上报,应当是上报过了,为何程邈还关在里面。”



  冶露出一抹尴尬。



  低声道:“老丞相上报之后,吕相就被废了。”



  “那时丞相府一片混乱,真正的主事机构一下成了廷尉府,王绾廷尉的奏疏就积压在了丞相府,后面上任的国相是黄景修,这人无多少才干,没当多久,便引咎退下了。”



  “随后丞相换成了王绾。”



  “到那时,那份奏疏已积压了一年有余,王老丞相思忖半天后,便把程邈之事打回到了廷尉府,让李斯廷尉去处理,那时大秦正在伐赵,廷尉府的精力都放在了那上面,这事又搁置了。”



  “后面李斯处理了这事,决定向陛下申请特赦,但好巧不巧,廷尉府正在整饬文字,李斯廷尉便问讯了他几句,想听听他对文字的看法,而且也透露小篆将作为大秦统一文字。”



  “结果......”



  “这程邈直接来了句‘小篆不如隶书’,还提议天下今后以隶书为本,小篆为辅,小篆为公文,为书文,为契约文,效用仅在确认,而隶书则适用其他任何情况,效用在快捷便事。”



  “还说李廷尉的字华而不实,不当为天下范文表范。”



  “然后......”



  “就被关到了现在。”



  闻言。



  秦落衡嘴角微抽。



  不作不死。



  这程邈是往死里作啊。



  他这被关十几年是丝毫不冤。



  听到冶的话,程邈面露不悦,说道:“大秦统一文字,本就为务实简约,有更简约的隶书不用,去用退而求其次的小篆,这岂不是在白白折腾?”



  “我何错之有?”



  “自周尹始,天下书写各以方便为要,生成了八种写法,即世人公认的八文,分别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以及隶书。”



  “隶书之名,取自‘左隶(吏)之书’。”



  “只不过以往并没有人统一整理,因而各地隶书有所差别,甚至每人写的隶书也不尽相同。”



  “在这十几年间,我却是将其整理了。”



  谈到隶书,程邈大见精神。



  他说道:“隶书本就是由胥吏为书写快捷而创出的书法,隶书之变,就在于将古篆之象形变为了笔画,取最简之笔,以直方为形,非但书写快,且易为人识。”



  秦落衡若有所思,主动道:“夫子能否取一字例说之?”



  见有人对隶书感兴趣,程邈面色一喜,没有任何迟疑,直接用清水冲掉墙上的墨迹,随后便直接用衣裳擦拭了一下,便直接提笔在墙上写了三个‘安’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