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令史昌!



  吃饱喝足。

  阆等人靠在案几上,随意的聊起天来,从感叹练字习文的捉急,渐渐又聊到近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趣事,聊着聊着,最后还是聊回到了下午的课程上。

  “我们下午好像是行文吧。”

  “也真是运气不好。”

  “原本令史都说带我们去狱衙上课,结果关中就发生了那事,连带着狱衙最近案件不断,压根就没办法再去旁观了,估计今天只能在学室上课了。”

  “真是没趣。”

  闻言。

  秦落衡一愣。

  他好奇道:

  “行文不是写《封诊式》吗?”

  “为什么还要去狱衙旁观?狱曹也不会同意吧?”

  他的确不懂这其中缘故。

  奋解释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我们的行文的确写的是《封诊式》,也就是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及审讯等这套流程的文书程式。”

  “也就是一种法律形式。”

  “但文书的内容可是包括原告被告的身份记录,法医验尸报告、现场勘查记录等,这些东西令史再怎么教,也没有我们实地去观察得来的深刻。”

  “至于狱曹不同意?”

  “这你想多了。”

  “我们的行文令史可是昌。”

  “他可不一般。”

  “他在没来当令史前,可是城中三**官之一。”

  “别看法官的官职不大,但像狱曹这种,见到他都必须恭恭敬敬的行礼,没办法,谁叫人家之前掌着法呢?”

  “而且狱曹以前没少找人家帮忙。”

  “虽然现在令史昌不当法官了,但他跟狱曹多年的交情还在,带我们去狱衙内旁观审案还是轻轻松松的。”

  “给我们上行文课的令史这么厉害?”阆惊讶道。

  奋摇头晃脑,兴奋的道:

  “那当然。”

  “说个你们不知道的。”

  “令史昌其实压根就不稀罕来上课。”

  “人家的爵位是什么?”

  “公乘!”

  “那可是高爵位,再上一级可就是‘卿’了。”

  “我们这位令史昌出门那都是有公家配车的,都那身份了,谁还稀罕跑学室授课啊?”

  “只是近几年学室缺人,这才将其请过来。”

  “而且是有条件的。”

  “他只答应上下午的课,至于上午,我们这位令史压根就不会过来,你们看学室内其他令史谁有这个待遇?”

  “人家爵位高,就是不一样。”

  众人齐刷刷的点头。

  深有同感道:

  “那是。”

  “都公乘的爵位了,坐家里都有专人伺候,谁还闲着没事跑到学室授课啊。”

  秦落衡也跟着点头。

  他是知道秦朝二十级爵位的。

  由低到高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这二十几爵位,按照实际地位和待遇,被分成了四大等级。

  士---比大夫---卿---侯。

  士:

  公士、上造、簪袅、不更。

  比大夫:

  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

  卿:

  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

  侯:

  关内侯、彻侯。

  秦这二十级爵位,主要地位和待遇,就体验在‘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几点上。

  士这一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田宅、衣服上。

  比大夫则是在等级。

  大夫和官大夫这两级或许还不明显。

  但公大夫往上就是高爵了。

  他们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见了县令、县丞可以只行揖礼,不用跟其他人一样行拜礼。

  至于公乘。

  那是民爵的最高爵位。

  寻常人想再往上升,就只有进入朝堂当官了。

  卿则体现在爵秩上。

  前面两大级,待遇其实一般。

  也就能多分几亩田地,见官不用行拜礼之类的,实际意义并不大,毕竟田地总归还是要自己耕种的,但到了卿这一级,待遇就有了质的突破。

  他们是躺着收钱。

  五大夫及以上至少都有三百户食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