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松江郡的新纪元-第2/3页





    至于财政署的人事,合适的官员同样没有。

    原本的松江财政署长丁****虽然有些才能,但为人贪财,陈武实在不敢任用这样的官员。只能先暂且空缺,并任命石贤谦担任副手。

    在这之前,石贤谦就一直有协助袁兴韦管理太平军的财务,因此对这个工作并不陌生。

    战备署的署长,则是给了马伟泽。

    这个人早在太平军的沂城时就跟随陈武了,分管的也正是辎重营和匠造局。虽然一直没有什么起眼的表现,但勤勤恳恳,没功劳也有苦劳。考虑到一直以来,太平军的后勤没出现什么大问题,这个位置给他算是合情合理的酬功。

    然而,初步任命完了这些主要的机构后,剩余的几个部门,比如文教署、新闻发行署和工部,陈武就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

    太平军接管登州后,肯愿意留下任命的官员毕竟只有一部分。再加上陈武要剔除一部分不合格的,真正能堪一用的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过去的一两月时间,登州和松江这边的官府只能勉强维持正常运作,实际上空缺了大量的位置。太平军中,能堪大用的人才更少,穿越前有名有姓的更是统统都被推上高位了。

    这种人才的紧缺,导致了现在陈武遍数了整个总督府,也找不到能用的人。

    文教署这个还好些,虽说陈武要推行的文化普及跟帝国的传统诗书文章不同,但毕竟还有共通性,可以先找几个有名望的本地文化大家兼任。但工部、新闻发行署就不同了,都是乾元帝国现在朝政没有的机构!

    发展科技、发行报纸,短短八个字,说起来轻松,但就算在人才济济的中州,都没几个真正门清的,更不用说松江。

    无奈的陈武,只能暂且先搁置了这两个部门的构建,只是名义上保留了机构。

    不过,就算还有种种空缺和不足,陈武的这次会议和改革的成果也足以让手下的文武官员们震撼了。短短两天时间,就拿出了一个系统的军改方案和行政机构改革,甚至连人员任命都大致敲定。

    这种效率,简直超乎想象。

    事实上,很多参与讨论或者等待结果公布的登州官员,都已经做好了会议持续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的准备。

    这种前所未有的高效,以及没有任何迟疑,从高层开始一级级往下落实的举动,让整个登州乃至整个松江,都感觉到了新任总督的魄力和决心,以及跟先前帝国官员的不同。

    偌大的登州,因此陷入了忙碌和热闹中。

    城内外的几处军营,即日便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员调动、整编。原有的太平军军袍、军旗,以及种种不合规制的凑数武器,纸甲,全部被淘汰。把松江郡所有库存、天南战争中的缴获全部用光后,松江军第一师团的13000人,全员完成了换装。

    至少从表面上看,这支军队跟帝国的任何其他军队都没有区别了。

    随着主力师团的整编完成,战备署的人开始在松江各级官府的配合下再度征兵。准备为筹建的松江第二师团、人数尚未满编的登州警备师团训练新兵。松江军第一师团直属的千人联队,在刚整编完成不久就得到了任务,率先开进了天南郡,帮助陈武掌控了天陇城。

    随后,他们一边维持本地秩序,一边开始在天南郡招兵。

    这批天南郡的新兵,经过战备署的训练后将会用来筹建天陇警备师团。最终,这个警备师团的力量将会取代天南郡现有的各级城防营,进而打破原有的利益集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