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2/3页





    “25000-30000这个数字,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

    陈武对官军的真正数量很在意,执着的向燕东行确认。毕竟,自己义军真正能战的就那么几千人,把善友会等各方势力加在一起,再往里添些水分吹嘘,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万。对付这样的军力,一万城卫军足以轻松扫荡。

    接近三万城卫军?

    中枢有必要那么大动干戈吗?

    然而,燕东行的回答,打破了他的幻想:“卑职在北地常跟帝*和勒拿的游骑兵打交道,对人数清查和计算很有心得,又两次确认,绝对不可能错。25000人这个数字,只多不少!若有差池,将军可以摘掉卑职的项上人头!”

    这是用性命担保立军令状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陈武不可能再怀疑,只能相信燕东行的侦查结果。

    看上去,中枢那边真的是对自己恨极了,打定主意要牛刀杀鸡干净利索的结束战斗,震慑帝国内各方蠢蠢欲动的势力啊。

    “两三万的城卫军?”

    随着这个数字传开,典勇莫国豪许世忠他们眼中也纷纷出现了惊骇。

    谁都没想到,帝国不仅派出了向来不会轻动的中州精锐,还一口气派出数倍于他们的兵力。

    虽说对这一天的到来有所预料,但大家心中总觉得应该还很久,他们有足够时间去打更多地盘扩充力量。先前几个月帝国的平静,也让义军上产生了错觉。结果,帝国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如此惊人。

    城卫军本就是天一等一的精锐,数量又远超己方,这还怎么打?

    这次,陈武还能再利用地形,重现夏阳谷时候的辉煌吗?

    一片凝重氛围中,众将士在短暂的绝望后,不约而同的看向陈武。太平军是陈武一手创建的,也是他一手带领大家打武安赢得诸多胜利。纵然面对如此局面,陈武说不定还有带领他们度过难关的手段!

    不过,还没等陈武揩油,已经有人率先站了出来。

    “主上,属有三策进言。”

    自诩为合格的谋臣,眼局面虽然十分危急,但袁兴韦还是绞尽脑汁想出了可能的应对方案。或许其中仍有疏漏,但已经是他一时间能做到的极致了。

    看到袁兴韦这个随军参谋主动出列,武将们心中稍稍多了几分期待。谁都知道,袁兴韦曾经是总督钱伯明的幕僚,在义军进攻武安中也有不错的表现。或许,颇得陈武信任的他能提出什么有见地的意见?

    众人注视中,袁兴韦习惯性的一拍折扇,侃侃而谈道:“城卫军精锐,天闻名,我义军势难抵挡。因此,属想出上中三策,仓促间或许不够全面,提出来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探讨。”

    “策,据城死守!但卑职并不建议这么做!”

    这一点,其实也是义军众将士的共识reads();。

    或许义军的低级军官,会觉得武安城高河深,守城很有安全感。但是,陈武发掘招降的这帮将领就没一个是庸才。或是官军中出色的联队长或是将来大名鼎鼎的重步兵之王,再不就是典勇这样埋没的大将。他们对眼的形势有着清楚的认识,死守必输!

    或许可以依靠武安城支撑一时,但失败只是早晚的问题。

    见并没有人异议,袁兴韦心中暗赞他们的见识和判断,继续说道:“中策,主动出击,或是设计伏击或是利用地形火攻或是夜袭,打官军一个出其不意!”

    这一条策略,很快引起了众将领的热议和赞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