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第6/8页





    例如穆空青眼熟的那位锦衣学子,现下整个人面部紧绷,已经肉眼可见地开始紧张了。

    坐在堂上的考官也少见如穆空青这般年纪,便能坐在提堂号前头的学子。

    堂上居左位的,乃是这清江府的提督学政,见穆空青落座后淡定自若的模样,不禁同身旁的属官提了一句“坐案首位的那个青衫学子叫什么这些日子似乎未曾听过清江府内有少年人传出文名。”

    当然,那个十二岁的吊车尾童生不算。

    十二岁的童生放在清江府瞧着还成,可在文风鼎盛之地却并不少见。

    若是这也能被吹成天才,说出去都叫人笑话清江府无人。

    边上那属官略思索了一阵,方才道“听闻清溪县本次的案首是个八岁的小童,名唤穆空青,想来便是这位了。”

    “竟是他吗”学政有些惊讶。

    再仔细扫过堂下坐着的诸学子,发觉确实只有穆空青的年纪对得上。

    他身为学政,自然是知晓各县案首的。

    只是先前看穆空青身量挺拔,行事也有一股从容风度,一时之间便未曾想到这人竟只有八岁。

    倒确实是个良才。

    上面点头了,底下人自然也会看人眼色。

    本身坐了提堂号的这一批,就是小吏们不敢轻易得罪的。

    现下又见有人入了上官的眼,自然是连发放笔墨的动静都小了几分。

    第一场考帖经,通三经者为上,通五经者为上上。

    试卷共有十一题,皆有指定段落默写。

    其中孝经和论语为必选。

    礼记、左传两大经可选其一,也可都选。

    为中经的诗经、周礼和仪礼,可三者选一或二默写。

    为小经的易经、尚书、公羊传和毂梁传中,可只选一经默写。

    帖经题于穆空青而言再简单不过。

    只要时间充足,他甚至可以将这试卷上的所有题都写出来。

    不过帖经题考记诵只是其一。

    府试只糊名,若想拿到一个上上分,字迹潦草也是不可能的。

    穆空青斟酌片刻,先按通五经的标准答题。

    若之后时间还算富余,便将剩下的也都答上。

    他要在这千军万马中得中前十,自然是要分毫必争的。

    先前穆空青为了练习臂力,养成了悬腕写字的习惯。

    这样日子久了之后,他的手自然要比旁人稳上不少。

    帖经与他而言并无难度,这一场也没有必须有草稿的规矩,穆空青干脆便直接在答卷上动手。

    下笔时速度放缓一些,一来能叫字迹更加工整,二来也比誊抄更节省时间。

    他这般动作倒是惹来了堂上不少考官的注意。

    科考乃是大事,在场学子无一不是小心谨慎,恨不能一个字在脑中过上三遍再落笔,这样直接在答卷上答题的,就是他们也未见过几个。

    穆空青凝神静气,专注在笔下。

    正在他的周礼题将要收尾时,桌案上却传来了“哆”地一声响动,连桌面都有些微微的晃动。

    穆空青的手下意识地向上一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