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五)-第2/2页
要装修改建一下老房子,尤其是加盖第三层的玻璃房,总要跟村长打声招呼(南无寺村是城中村,不允许随便翻新,更别提建房子了,不过装修是允许的)。再说了,退伍回原籍的时候,巴图康也要到村长家拜访一下,顺便送点小礼物。村长已经65岁了,任10年的村支书,到了该离任的时候。每当换村长,村里总要有一波不大不小的动荡,说实话,村长不大,可是觊觎这个位置的人也不少。现在的南无寺村可是城中村,南无寺也挺出名,是个旅游景点,一直有门票收入,将来村里的土地也会很值钱。因此,不管有没有住在村里,凡是从南无寺村出来的、有一点社会地位的,他们都想争取一下。
村长的权力说大不大,说小也不能算小,他仍然像过去的头人,村里的大大小小的事都可以管,村长的社会地位挺高。藏人,有姓的人,地位才真的高,那都是藩王赐姓或者老贵族、老俗官。没姓的人,地位再高也就是头人,不是真的高。藏族的姓和汉人的姓在过去是一样的,现在不一样了,汉人的姓变普通了,藏民的姓还是贵族的象征。
村长家在折多溪前头的河滩边,靠近村后的南无寺路,算是地势比较高的位置,很漂亮的四层老藏房。藏族先民喜欢把房子建在高处,地位越高,房子也在高处,村里的头人家的房子,地势最好,也最高。当然,后来就没这么讲了,在公路边,交通方便最好。
站长突然登门拜访,老村长问站长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站长说是有点事,但更多的还是来认个亲,然后他解释说自己从小出门在外,现在退伍了,想回村里看看老邻居和老村长,毕竟这里是自己的根。老村长表扬站长会做人,说像他这么想的年轻人不多了。
说实话,村长不认识巴图康,只是听说过巴图斯有这么一个当兵的儿子,18岁那年当的兵,后来成了志愿兵,在西海舰队服役,戍边,曾经脚踢印度阿三的微信视频网红了一段时间。现在听说退伍了,好像是个警察。
村里的年轻人,老早就出外读书,读书后,要么工作,要么当兵,难得回村一趟,有的,也是来去匆匆,不认识也不算奇怪。当然,人家是网红的退伍老兵,他这个老村长也不能说不认识,那多尴尬啊,毕竟是村里人!
客套话过后,巴图康说自己要装修一下老屋,毕竟爸妈上岁数了,老上下楼梯也不安全,他想把一楼腾出来,装修一下二楼,把楼梯改大些,增加个三楼的玻璃房遮阳等等。
这点要求,还是有问题,问题出在新增加的三楼玻璃房,这个在将来政府要拆迁时,要多算面积的。现在的城中村一律不许翻新和扩建,只允许装修。站长见村长犹豫,他介绍说他跟老县长请示过了,老县长支持,说他会跟住建部的领导打个招呼。既然这样,那就没问题了。接着两人聊点双方的经历和趣闻。站长说起当兵战斗的事,村长说些乡下的轶闻,最后村长抱怨自己的工作,说是没给家里治下什么,却招惹了一堆麻烦事,惹了一堆人不高兴,以后不当这个村长了,关系可能会有些缓和。
巴图康恭维了一番,说他当得挺好,时常照顾弱势群体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