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斗法柳姑
柳浥恢复本来面貌,歇斯底里地咆哮起来:“她们都能手刃仇人,为何我要杀的人却已经死了?愿意献舍给我的女人不止这一个。我却偏偏挑中了她,她跟我一样都是舞姬。她的身子我守得好好的,我的身子却找不到了。城中活下来的人开棺戮尸,将我切成了肉块。谁来给我一个公道?谁来给我一个公道?”
曲舟想起了张国荣跟梅艳芳的那部电影《胭脂扣》。爱侣相约赴死,女的死后成了鬼,等了几十年,最后寻到的不过是个风烛残年苟活于世的懦夫。家世好没吃过什么苦的男子,期望他能有为爱赴死的勇气,本就天真。
“杨蝉是谁?马仕攀又是谁?”曲舟完全摸不着头脑。
卫珏道:“都是三百年前的人物,那时夏天子失了对各诸侯国的掌控,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马仕攀商贾出身,仕途无望,便利用家财拉拢了一群亡命徒,顺势起兵。连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不能按时耕种,军粮匮乏有钱都买不到,死人倒有的是。马仕攀的军队就地取材吃起了人肉,还创了不少菜色,制了菜谱详述人肉的美味。诸国贵族争相效仿,菜人市场随之合法建立。马仕攀攻占城池必定屠城洗劫,专挑细皮嫩肉的男女杀掉腌制,其余的圈成奴隶一路随军劳作,需要时充作新鲜口粮。他恶名远播,人人闻之丧胆,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直到称王后继续北伐,碰到了前朝宇文氏才大败而归。他败退回凤仪,城尹杨蝉以他暴虐无度不配为君为由拒开城门,最后被追兵围杀于龙虎谷。他用短短数年,成就不俗功业,也是载入史册的一代枭雄!”
曲舟满是疑惑,“杨蝉做了凤仪城尹?不是屠城时被马仕攀杀了么?他父母不是被煮了?”
金海辰感慨道:“那时莽夫多,读书识字的才子却少。城破后马仕攀必定把读书人抓出来,要他们写歌颂攻城之战的文章。有骨气的,多半都因语带讥讽被杀了。”
城尹道:“城破后马仕攀定都凤仪,成了新齐王,昭告天下的诏书便是杨蝉写的。城志记载他文采斐然,才华卓绝,最早追随马仕攀起兵,后来为了大义与马仕攀分道扬镳,并不是凤仪人。”
“认贼作父贪生怕死之辈!”陆胜男骂道,“居然还修改城志,真是个伪君子!”
“不是修改,三百年前的城志就是他主持编纂的。凤仪做过多国都城,编城志很费了些功夫。除了他的身世和私开城门之人是谁略过,城志上所载倒与这位姑娘所说一致。”城尹续道。
曲舟不禁冲金海辰调侃:“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这话倒真没错。这历史究竟还有几分可信?”“这本城志行文流畅详尽,颇有妙处,后世以它为蓝本写了不少马仕攀的奇闻话本流传!”卫珏作证道,“凤仪攻守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马仕攀以三万人围困三十万,胜在诛心,城志中讲述这一战的篇章最为精妙,被选入兵书!”
“私开城门不提,拒于城外倒写的大义凛然清楚明白,如此一个恶心巴拉的伪君子居然还有作品传世?一城百姓被他所害还能将自己摘得如此干净,委实是个人才!”曲舟不得不佩服。
卫珏道:“杨蝉在攻城篇最后评论说,单从兵法而言,马仕攀谋士的攻城之计,杀人诛心,精妙绝伦,毫无破绽。私开城门之人是谁并不重要,也没必要苛责,因为没了他,也还会有其他熬不住的人去开城门,城破是早晚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