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舞姬的字条
那文贴找不回,江若楠及韦氏一党也捉不到,私兵目前仍在废制中。短暂风发过后,韩旭愈发自知处境艰难,便祈盼江朔能记得他这段时日来的辛苦,自求远离邺都去地方上做官。
簪子容易找,文贴寻不回,宫中保存那套更显得弥足珍贵。
江朔自然舍不得将文贴用作许黔聘礼,便派礼部侍郎与赵家交涉,文贴可做聘礼但必须做嫁妆带回,意思是算婚期下来,不过是这文贴借去你家看个十几日。
赵大人听明白后不免又惊又怒,自家女儿且不说值不值一套文贴,许氏就这抠门劲,恐怕嫁过去也很难捞到管事权,这文贴送来十几日并不会与有荣焉,反倒有天灾**的风险!赵大人袖子一甩,管礼部的人是为谁说话的,婚嫁大事能辱上门来岂有不轰之理。
侍郎大人左右为难,又不敢说送来的,根本不是许氏家藏那些,更答不上来许黔娶个正房娘子,为何这般小家子气?
只能哼唧着劝这位新晋大权臣:“那许氏文贴有什么好的,你看他家现在文成已是无以为继,再过几十年,谁还记得要写那渊体花样字,您现在才是文曲星,还不如自个儿拿个范儿,也出上一套文贴,今年起往后三年,咱礼部贴给民间的春联花样,都用您的字。”
赵大人:“他家就要中落,本官更不舍囡囡嫁去这破落户。”
“许氏清贵了这些年,瘦死骆驼还好大一堆呢。”礼部侍郎劝:“现在不还是王后母家,且不说太子尚年幼那些个远事。满大齐,您也找不到比那许黔大人更得宠滋润的郎儿,怎就怀疑这不是一门好亲事了呢。”
好亲事?赵大人冷哼一声:“哼。”
“下官只是觉着,这一套文贴而已,不值当伤了和气。”
赵大人:“文贴而已,他不也舍不得。”
侍郎笑嘻嘻:“王上亲口允了,这里缺憾的别处加倍偿上。”
“本官少年时,勉强算做许太傅的学生。”赵大人并不就坡下驴,仍坚持着:“只是想既有幸结亲,也收藏些老师真迹。”
侍郎沉吟稍许,思忖道:“这样您看可以不,下官回去禀了圣上,去翻些许老从前无关社稷的陈年书信奏章来···”
这不痛不痒的书信,与民间藏的那些有何区别?赵大人未做答复,侍郎只是传话的人,不急于拍板。
许黔闹平反,不禁开始飞新的幺蛾子。他吵着,若是不能昭雪,他也无颜大囍成婚,就算不给外祖守孝也要念在国师飞升,举国丧期如何能嫁娶。
“你傻吗,国师飞升是喜事。”甘乌骂他,阿时也点头。
“那我要硬是等爹娘回来呢?”
阿时:“太后该不高兴了。”
许黔看甘乌点头,没好气:“你们两倒是合拍。”
“每天都有人刺杀你,黑市还有人出百两黄金买你性命。”甘乌道:“我们若是不合拍些,你就咔嚓了。”
许黔瞥他一眼:“我看出来了,你有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