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国库空虚
顾榛停住喝茶的动作,纳闷,“就你一家?这么好的种子为什么不推广呢?”
江行舟很失意,又喝了一口闷酒解释:“这个稻米是高产不错,但是它纤细易折。每到刮风下雨天,地里就容易折一大片,我此次求见陛下,也是希望陛下能够拨我一笔银两,好让我继续培育。”
唉,跟太子殿下说这些干什么?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太子就是个吉祥物,是嘉元帝亲自竖起来的挡箭牌。什么时候皇帝驾崩,新皇即位,什么时候就是他的死期。
原来如此,顾榛又问:“那不知江大人是如何培育这稻米的?”
说到江行舟擅长的领域,他挽了挽衣袖,颇有大干一场的架势,“我把每块地里长得最好,产量最高的稻穗作为来年的种子。这样一年一年下来,产量这不就上去了吗?”
顾榛一听摇了摇头,这个方法可行是可行,但是有点太落后了,耗时长,效率低。
一看太子殿下朝自己摇头,江行舟心里是既愤怒又悲哀,他一个十岁孩童能懂什么?
“太子殿下,你根本就不知道这稻米真正的价值!这要是推广起来,可是惠及整个大夏的百姓啊。”
江行舟心里一阵悲哀,他觉得自己就是怀才不遇的千里马,没有遇到慧眼识英才的伯乐!
顾榛不急不缓,“对,江大人说的对。然后一场大雨,就要饿死我大夏数十万百姓吗?不知这个责任江大人可能负担的起?”
江行舟嘴硬:“我就不能找个风调雨顺的地方种植吗?”
其实他又何尝不知这稻米致命的缺点?
顾榛见江行舟一脸不服气,想了想换了个说法,“风调雨顺的地方粮食产量必然不会低。江大人可听说过屠户女和书生的故事?”
“这个书生身体孱弱,经常生病,大夫断言此人以后的孩子恐怕极易夭折。但是屠户女身体健壮,一顿能吃三碗大米饭,他们二人成婚之后很快有了孩子,而且这个孩子的身体像他母亲一样非常健康,还像他父亲一样聪明。”
江行舟听了乐呵呵的,“那甚好,甚好。”
顾榛一看就知道他没有理解自己说的话,于是只能把馒头掰碎了喂到他嘴里,“人是这样,稻米也是这样。”
“不知江大人有没有尝试把秸秆粗壮但矮小的稻米和秸秆纤细但高产的稻米一起种植?这样他们的孩子,说不定会跟屠户女和书生的孩子一样,茁壮又高产。”
这就是后世生物课课本上,最通俗易懂的杂交水稻了。
江行舟听了眉头紧皱,一直在思索,顾榛也不催他,拿起筷子吃桌上的饭菜。
“砰——”
江行舟猛的一拍桌子,激动道:“此法可行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这猛的一动作,引得整个宴会厅的人扭过头来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