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意外频出,千钧一发!-第2/3页



 随着第一名边军入城,随后策马的边军也不断入城。

 “不要减速!不要减速!”

 前方带队的边军军官扯着脖子狂吼,让那些已经进城的边军保持速度向前冲。

 若这些人刚进了城就松懈下来,放缓马速,那肯定会导致后来者被堵在城门口,万一引发了大规模踩踏就完了。

 好几千里都逃过来了,现在却死在这最后一哆嗦上,那不冤枉吗?

 但城墙上的赵匡义和秦桧已经顾不上这些小细节了,他们的目光又遥遥望向了北方。

 一是寻找吴三桂所在的帅旗,二则是两人又发现了紧追在后方的金人骑兵。

 帅旗只有一杆,并不难找,甚至两人还发现了在一干大军中最显眼的吴三桂。

 奔逃千里,终于生还的吴总兵心情异常激荡,谁知道这一路走来他的心理压力有多大?

 吴三桂也看到了城头上离着的秦相和赵大将军了,甚至还有心情向他们露出一个笑容。

 只不过他这番举动确实是把媚眼抛给瞎子看了,上面两人根本没心情搭理他,而是都面色凝重地望向更北方。

 金人的骑兵已经咬着边军的屁股追上来了!

 两人将金人骑兵的速度和下面边军入城的速度稍一对比,一下子就得出了结论。

 照这个架势下去,恐怕等边军走到一半的时候,就会被人家追上!

 河对岸的吴三桂遥遥望见秦桧和赵匡义的脸色,也察觉出不对来,和身边的一众将领向后望去,也是一个个吓得不轻。

 正在过河的边军们也察觉到了身后传来的动静,河对岸的桥前已经开始出现骚乱,因争抢过桥机会而坠河的骑兵都出现了好几个。

 “稳住!稳住!

 ”吴三桂急的脸都红了,要是人家还没杀到,自家先自乱阵脚死上一大半,那就太丢人了。

 在各个督战队的维持下,过河的边军又恢复了方才的秩序,只不过无论是谁都能察觉出来,大家的心已经乱了,动作较之前都急躁了好几分。

 几个将领面上隐现几分焦急,紧张地讨论着对策。

 但有些事可不是单纯着急就有办法的,边军脱险的速度受他们入城的速度限制,就算想快也快不了。

 在这种危机时刻,城头上突然传来了一声大喊:“吴总兵,快分出你的兵马从东、西城门进城!

 ”

 吴三桂和一众将领惊愕地向城头上望去,发现扯着嗓子喊话的正是右相大人。

 虽然秦桧没上过战场,可在皇城里应付过那么多皇帝陛下的奇招怪式,几分急智终究还是锻炼出来了。

 以堂堂右相眼光来看,此刻对这些边军们来说最重要的并非赶紧入城,而是赶紧过河。

 只要过了河,他们与金人骑兵之间就有险可依,就算不进入内黄县城,他们的生命安全也有了保障。

 入城还只有一座城门,但过河却有四座桥,过桥的速度比进城的速度快了不止一点!

 被他这么一提醒,吴三桂和一干边军将领也当即回过神来,急忙勒令已经过河的边军赶紧散开,分向东西进城,莫要挡着后面兄弟们的路。

 经此一举,边军们过河的速率果然快了不止一筹,在金兵到来之前就成功渡河的几率也大了不少,吴三桂等人一下子松了口气。

 城头上的秦桧、赵匡义还有几个左威卫的将领也是纷纷松了口气。

 但事实证明,他们还是高兴的太早了。

 奔腾的卫河之上,三座木桥和一座石桥依次排列,承载着数万边军逃生的希望。

 但就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其中一座较小的木桥却突然出了状况。

 卡察~

 卡察察~~

 一阵阵断裂的声音传来,在隆隆的马蹄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对此,正在桥上的骑兵是感觉最直观的,不少人面色一变,急忙催着胯下的马匹加速往前赶。

 但这种木条不出问题还好,一旦出了问题,那就再也停不住了。

 卡察~

 这次是肉眼可见的,桥面上的木板直接开裂、连带着桥侧的一根承重柱都完全折断!

 噗通~~

 那附近的几个骑兵连人带马,如下饺子般坠入了河水中。

 后方的骑手见此急忙勒马,战马勐然止步人立而起,发出唏律律的叫声。

 这种冲锋过程中的急停危险性极大,这些人倒是停下了,但后面的人状况都还没摸清呢,想停也停不住,一头撞在了前者身上,又把这些人撞了个人仰马翻,直接落入河水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